徐晃(169-227),字公明。河東楊郡(今屬山西)人。三國初魏國名將,原為東漢末楊奉部將,後歸附曹操,領兵打仗,有勇有謀,深得曹操喜愛。
投身明主隨曹滅袁
徐晃最初是河東郡的一個小吏,後跟隨車騎將軍楊奉因鎮壓黃巾軍起義有功,被拜為騎都尉。195年,董卓舊將李傕、郭汜在長安叛亂,刀兵相見,漢獻帝完全被他們擺布,徐晃見到這種情況,就勸說楊奉,建議他護送漢獻帝回洛陽。楊奉聽從了他的建議,將獻帝接至自己營中,並和將軍董承等人一起護送獻帝回洛陽。在中途的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徐晃因建議有功被封為都亭侯。獻帝到達洛陽之後,當時護駕有功者因名利而爭鬥不休。這時,曹操親自來迎漢獻帝都許。徐晃覺得曹操英明果決,有宏圖大誌,於是就又勸楊奉去投奔曹操。楊奉起初表示同意,但很快又改變了主意,並且還在曹操接走漢獻帝時,出兵襲擊加以阻撓。一個月後,曹操回師討伐楊奉,徐晃果斷投奔了曹操。自此,他開始在曹魏統一中原的大業中顯威揚名。
徐晃歸附曹操之後,曹操為測其才,於是派給他一支兵馬,讓他去攻打卷邑(今河南原陽西北)、原武(今河南原陽)兩地的敵兵。徐晃馬到成功,曹操看他實屬一將才,遂任命他為裨將軍。從此,徐晃開始跟隨曹操南北轉戰。他攻城略地,斬將奪旗,屢立戰功,因此不斷得到升遷。
建安五年(200),徐晃隨曹操討伐袁紹。在這場戰爭中,他與史渙截獲並燒毀了袁紹的數千輛運糧車,斷了袁紹軍的糧草。戰後歸來,論功行賞,被曹操封為都亭侯。
建安九年(204),曹操圍攻鄴城,同時攻克邯鄲。易陽縣(今河北邯鄲東北)縣令韓範為求苟全,趕緊向曹操投降,但暗地裏仍與袁尚勾結,一起對抗曹操大軍。曹操知道後非常惱怒,便令徐晃領兵前去攻打。徐晃建議隻要集中力量滅了袁譚、袁尚,其所屬州縣自然不攻自破,皆能歸降。曹操認為很有道理。徐晃來到易陽,並不急於攻打,而是先向城中射去一封箭書,信中為韓範陳述形勢利害,分析事態變化,鼓動他投降。韓範看後,才知自己當初多麽幼稚、愚蠢,立即心悅誠服地歸降了。在整個征討袁氏兄弟的戰爭中,徐晃居功至偉,因而被提升為橫野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