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169-222),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縣)人。三國時魏國名將,他早年顛沛多方,但隨後終得雄主,奮其勇武,有膽有識,實乃曹操帳下最得力的虎將。
終歸明主處變不驚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他本是馬邑富戶聶壹的後代,聶壹乃漢武帝時力主抗擊匈奴的名士,後來因避難而改姓張。張遼年輕時,做過郡吏。因為武力過人,被並州刺史丁原召為從事。大將軍何進誅殺宦官,丁原被詔入京,張遼也就跟著到了洛陽。何進成事不足,反被宦官害死,軍閥董卓並吞了丁原的部眾,張遼便又成了董卓的部下。然而沒多久,董卓又被呂布殺,張遼從此也就跟了呂布。在呂布手下,他漸漸受到重視,先是被封為騎都尉,呂布被李傕打敗逃往徐州,他也跟隨前往,被升為魯相。但呂布也並不是理想的明主,他雖然勇猛,但卻勇而無謀,經常吃敗仗。而且對於人才也是馬馬虎虎,不具慧眼。張遼一直渴望能夠遇一明主,一展抱負。
然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那個戰亂頻繁的年代,即便是真英雄也是很難立於不敗之地的,便何況不是英雄。呂布很快死於曹操之手,張遼隨即又成了曹操的部下。曹操的眼光是很敏銳的,他知道張遼是個難得的人才。因此,初到帳下,便封張遼為中郎將、關內侯。到此時,張遼總算結束了無定的生活,有機會施展才能。很快,他就因為屢立戰功,升任為裨將軍。
曹操打敗袁紹後,派張遼去平定魯國各縣。有一次,張遼和夏侯淵去東海進攻曾和呂布一起為患的昌豨。兩人包圍昌豨好幾個月,糧草已經用完,但城池卻依然沒有攻克,許多人都建議撤軍,夏侯淵也同意。但敏銳的張遼卻堅決反對,他對夏侯淵說:“好多天以來,我每次巡行到包圍圈的時候,昌豨總是在看著我。而且射箭也越來越少,這肯定是昌豨有心投降。我想試著跟他談判一下,或許可以把他招降。”主意已定,張遼即刻派人去招降,昌豨果然答應投降。於是張遼隻身登上三公山,拜見了昌豨的妻子兒女。同時又對昌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曹操如何愛才惜才,乃一代明主。昌豨見張遼一片誠意,放下了顧慮,隨張遼一起來拜詣曹操。曹操對昌豨撫慰有加,命他仍回原地鎮守,同時見張遼智服強敵,也是非常高興,對他大加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