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悠悠,宇宙無窮,人的生命猶如一顆稍縱即逝的流星: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複計東西?
人生短暫,萍蹤無定,人生的曆程如雪泥鴻爪,很快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沒有開不敗的花朵,也沒有看不完的好景,“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梨花怒放,柳絮飛舞,草色青青,滿城春色,人們在盡興地賞花遊春,可是“人生看得幾清明?”一個人的一生有多少盡興賞花的機會呢?有限的人生給人們帶來多少惆悵和迷惘啊!既然人生勝景難逢,聚少散多,別時容易見時難,那麽,又何必過分計較個人的名利地位、升沉榮辱呢?“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紛紛爭奪醉夢裏,豈信荊棘埋銅駝。”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很快就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因此,汲汲於個人的物質利欲、富貴窮通、爭名於朝、爭利於市,就像在醉夢中仍你爭我奪,實在顯得太荒唐可笑。值得注意的是:蘇軾雖然意識到人生短暫,卻並沒有由此走到列子鼓吹的享樂主義、縱欲主義的道路上去,也沒有像魏晉名士們那樣,沉浸於生命無常、人生如夢、歡樂苦短、憂愁苦多的傷感中不能自拔。蘇軾以清醒的理性精神對待人生,認為人們應該“循物之理”,按照客觀事理和人的生命規律生活,隨遇而安,“餘以為知命者,必盡人事然後埋足而無憾”,隻有遵循客觀事理和人的生命規律,才能盡人事,終天年,做到死而無憾。
怎樣才能盡人事,終天年,死而無憾呢?蘇軾認為關鍵在於淡化功名利祿和物質欲望。“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於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少,而可悲者常多。”世人之所以樂少悲多,是因為他們拘泥於個人的禍福得失、汲汲於一己之富貴榮辱,不能超然物外。隻有超然物外,隨緣自適,才能樂觀曠達,“無往而不樂”。“予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冊於物之外也”,“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優哉遊哉,聊複爾耳”。正是由於蘇軾超邁曠達,無往而不樂,所以,他能在各種各樣的人生情境下,始終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和安寧。在順境,即使在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兼侍讀的春風得意之時,也沒有得意忘形、飄飄然不知所往;在逆境,即使是身陷囹圄或貶居流放,也沒有喪失生活的信心和勇氣。他總是在平凡甚至是困苦的生活中去體味生活的樂趣、生命的歡欣。“烏台詩案”後,蘇軾被貶居黃州,他不僅政治上失去了自由,行動上受到限製,而且飽嚐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平生親友,無一字見及,有書與之,亦不答”,“我謫黃岡四五年,孤舟出沒風波裏。故人不複通問訊,疾病饑寒宜死矣”。同時,由於經濟上十分窘迫,為了維持生活,蘇軾不得不墾荒東坡,躬耕隴畝,“與漁樵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