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有難關,麵對難關,如果輕易放棄,就會一事無成;唯有挑起重擔,忍辱前行,方有可能闖出一條路來,成就一番事業。
李鴻章的肩上扛著一個朝代的命運,他一生最大的特點就是臨危受命,勇挑重擔,盡其所能去解決難題。他之所以能做到如此,與他的勇於擔當是分不開的。他總是勇於麵對各種危局,忍他人之所不能忍,拚搏奮進,積極挽回不利局麵,成為當時不可替代的人物。
要勇於麵對危局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急風暴雨式的農民起義沉重地打擊了清王朝的腐朽政權,搖撼著封建統治的根基,大清王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乘虛而入,堂堂“天朝王國”隻能卑躬求和,割地賠款,主權日漸喪失。嚴峻的現實,無疑對當時的重臣李鴻章敲響了警鍾。
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侵略中國促使李鴻章所產生的民族危機感,具體說來是在1862年率領淮軍抵達上海,在實踐中不斷形成的。
1862年初,李鴻章在去上海前夕,對當時的形勢進行分析後認為“上海為中外人混雜相處之地”,隱約地感覺到不能不順“時勢”,“用外國人的東西來改變中國的現狀……而尋求自強的良方”,但他畢竟還未從理論上認識到“師夷”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是年四月八日,李鴻章率第一批淮軍抵達上海。當時,淮軍不僅服裝不整齊,而且武器也很簡陋,以刀矛為主,配以少量土槍土炮,洋人見之,總是加以譏笑。起初,李鴻章頗為自信地說:“軍人最重要的在於能夠戰鬥,不是徒尚裝飾好看,等我來試一試後再去譏笑也不晚嘛!”然而,通過實地與洋人打交道,他的思想很快就發生了變化。
僅僅十天之後,他就寫信給曾國藩說:“洋兵於十九日(4月17日)進‘剿’浦東南匯所屬之周浦鎮,當即光複。他們的隊伍既整齊,炸炮又準確。是攻營奪寨極為厲害的武器,太平軍見之很是膽寒害怕。”過了十多天,他又給曾國藩寫信說:“洋兵數人槍炮齊發,太平軍碰到之後就士氣大減。洋人的落地開花炮,真神技也!我遵循您教誨我的‘忠信篤敬’四字,與洋人交往,暗地命令我身邊的將弁隨從,學習他們臨敵之整齊靜肅,槍炮之施放準則,也得切磋觀感的好處。”至此其對西學欽羨之情溢於言表,並流露“師從”之意。此後,他便一麵致函其兄李瀚章在廣東購買洋槍,一麵請常勝軍統領華爾代為物色洋匠,以製造槍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