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曾國藩的識,李鴻章的智

第十章 李鴻章的成事之“智”

字體:16+-

從古到今,沒有人才事難成,有了人才方能做成大事。不論在什麽時候,人才的重要性都勝過一切。有了人才庫,就會形成思想的集合,合力打天下。李鴻章的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他因人成事之道的典範。他認為人才是成事的第一要素,因此千方百計地網羅人才,打造自己的幕府,組建自己的參謀團,並敢於借才於異域,對自己的手下袒護有加,使得他手下人才濟濟,從而助其成就了他的偉業。

自己的幕府自己打造

李鴻章於19世紀後半葉在中國政治舞台上活躍了40年之久,幾乎參與了與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相關的每一個重大事件。而他自1861年年底受命招募淮軍時開始籌幕府,至1901年11月死於北京,其幕府前後也延續了整整40年,且前35年一直處於常盛不衰的狀況。李鴻章的幕府網羅了一批各具特色、在許多方麵堪稱一流的人才。李鴻章的幕府對於協助他有效地處理各項軍政事務,建立其畢生的功業,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李鴻章以募練淮軍、鎮壓太平天國起義起家,在曾國藩死後成為晚清第一重臣,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手握重兵坐鎮畿輔長達25年之久。這段時間,除了日常的軍政事務外,他還曾倡導洋務運動,籌建北洋海防,力主國家外交,一直是晚清統治階級中公務最為繁忙的官員。為了便於開展工作,李鴻章設立了一係列的臨時機構,大量地聘用幕賓分任各項事務,形成了龐大的幕府隊伍。王爾敏先生在《淮軍誌》一書所附“淮軍幕府表”中,列舉了鎮壓太平天國與剿撚時期的李鴻章幕賓共139人。馬昌華先生主編的《淮係人物列傳》一書,所附“淮係集團文職人員表”共列舉了427人,“淮係集團洋員表”列舉了139人,中外合計達566人。

李鴻章幕府人才濟濟,成分也相當複雜。從家庭背景來講,官宦子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如:潘曾瑋之父潘世恩官至內閣大學士,長兄潘曾沂曾任光祿寺署正,次兄潘曾瑩官至吏部侍郎,三兄潘曾綬官居內閣侍讀;許鈐身父輩兄弟五人全是進士出身,其父許乃普官至吏部尚書,二伯許乃濟曾任廣東按察使、光祿寺卿等職,叔父許乃釗官至江蘇巡撫;錢鼎銘之父錢寶琛官至湖北巡撫;袁保恒與袁保齡之父袁甲三官至漕運總督、欽差大臣;趙炳鱗之兄趙炳言曾任湖北巡撫、刑部侍郎;徐宗亮之父徐豐玉官至湖北督糧道;盛宣懷之父盛康曾任湖北鹽運道;薛福成之父薛湘做過潯州知府;陳其元之父陳鼇曾任福建同安知縣;等等。也有不少人出生於平民家庭,其中以中小地主與沒有做過官的封建士紳占大多數,以祖父輩“世業農商,無顯宦”的周馥、幼年因家貧以雞蛋換鬆脂照明的吳汝綸等最為典型。另外,朱其昂、朱其詔兄弟祖上累世經營沙船業,嚴信厚早年在寧波恒興小錢肆做學徒,李金鏞年輕時即以經商致富,他們應屬於舊式商人;唐延樞、徐潤、鄭觀應、吳懋鼎等則擔任過洋行買辦;伍廷芳出生於新加坡,其父伍榮彰時在新加坡經商,係華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