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李鴻章的為官之路,他始終堅持積極主動的方針。他真心實意辦理天下事務,精心打造自己的霸業根基,敢於整肅吏治,敢為天下先,大膽創新路,並且能處變不驚,做到隨時準備積極突破,這使得李鴻章成為晚清一個可圈可點的人物。
辦天下事,貴實心與虛心
作為一個每天都要處理大量具體事務的官員,李鴻章對如何處理問題自然有許多體會。在他的這些體會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辦事情一定要從客觀情況出發,切不可憑主觀辦事,亦不可意氣用事。所以他在給朝廷的許多奏折中,常常先把國家的實際情況作具體介紹,然後再提出自己認為可行的方案。他認為中國在內政外交中的諸多失誤,都與對形勢的錯誤判斷密切相關。他曾經大聲疾呼:“辦天下大事,貴實心,尤貴虛心,非真知灼見不能辦事,亦不能論事,貴耳賤目,最足誤事……所願當路諸大君予務引君父以洞悉天下中外真情,勿徒務虛名而忘實際,狃常見而忽遠圖,天下幸甚,大局幸甚。”意思是說:辦理天下的大事,當然要以實心實意為貴,但是虛心更為可貴,一個人沒有真知灼見就無法辦事情,也無法議論事情,光重視聽,不重視看,最會誤事……希望當權的各位君子一定要讓自己的君父了解天下中外的實際情況,不要因先圖虛名而耽誤了實際,囿於常識而看不到遠大的目標,這樣才是天下之幸事,大局之幸事。
當然,李鴻章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是從他自己的經曆和教訓中總結出來的。
同治五年(1866年),曾國藩因剿撚失敗,回任兩江總督,剿撚大任落到了李鴻章肩上。李鴻章到任後,很想大顯身手,然而,令李鴻章意想不到的是,他的首戰竟以敗北告終。
同治五年底,東撚由山東突然折入湖北,到達德安、安陸之間。東撚軍首領遵王賴文光和魯王任化邦,計劃以此地為基地,在南敗清軍後,再聯絡西撚軍和西北回民起義軍。這時東撚軍正值全盛時期,經過殲滅僧格林沁,獲得了大量戰馬,發展到十多萬將士,還有賴文光、任化邦和範汝增這樣久經戰陣的領袖,全軍上下,“誓同生死,萬苦不辭”,士氣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