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之時,在南京秦淮河畔有著八位才藝出眾的名妓,分別為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柳如是、陳圓圓,後人將這八人稱為“秦淮八豔”。在明王朝風雨飄搖之際,南京秦淮河畔雖說表麵上依舊歌舞升平,繁華喧鬧,其實背後都是一股悲愴和淒涼。更為諷刺的是,當大明王朝的達官顯貴們賣國求榮、搖尾乞憐時,那些看似低賤的妓女身上卻表現出了難能可貴的一點民族氣節,讓人唏噓不已。
柳如是,本名楊愛,明末清初著名歌妓才女,她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
她幼年時聰慧好學,但家庭貧困,幼年十分不幸,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妙齡時墜入章台(代指風月場所)。據杜學峰《柳如是別傳》中記載,明思宗崇禎五年(1632年),年僅十四歲的柳如是有了第一段婚姻。她嫁給年逾花甲的大學士周某為侍妾。這周某狀元出身,十分有才,他也十分疼惜柳如是。據說,大學士周某常把她抱於膝上,教她讀詩學文。周某的其他妻妾醋意大發,對柳如是十分不滿,但是一直礙於周大學士,才隱忍不發。大學士周某死後,周某其他妻妾聯合趕柳如是下堂。柳如是沒有辦法,隻得重操青樓舊業。
柳如是在大學士周某的影響下,文采出眾,流落到鬆江,自號“影憐”,表示濁世自憐意。自古以來,才子佳人總是相伴而出。在鬆江時,柳如是相貌出眾,又愛好文學,頗受才子們的追捧。而柳如是自己也喜歡舞文弄墨,喜歡與複社、幾社、東林黨人交往。曆史上記載,柳如是時常穿著儒雅的男裝與才子們縱談時勢、和詩唱歌。
柳如是在與才子們的交往中,先後與李待問、宋征輿、陳子龍等人發展過一段戀情。尤其是與陳子龍的一段情愫,很多史書上都有記載。當時男女雙方情切意篤,長居鬆江南樓,賦詩作對,互相唱和。可惜好景不長,陳子龍元配張氏得知後,帶人鬧上南樓。柳如是不甘受辱,悲切而毅然地主動離去。可是,陳子龍還對柳如是念念不忘。後來,陳子龍在抗清起義中不幸戰敗而死。柳如是或許是一直沒有放下陳子龍的緣故,雖然許多名士主動向她求婚,但是她都看不中,很多隻是停留在純粹的友誼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