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福田如同播種,要將種子撒播到良田裏,未來開花結果才有望。行善布施,佛教稱之為“種福田”,什麽是我們的福田?孝順父母,父母是我們的福田;尊敬師長,師長是我們的福田;救濟孤苦,孤苦的人士也是我們的福田。恭敬三寶、行善布施、服務傷殘老病,也是種福田。
《法句經》說明布施的四種功德:
一、 施多得福報少: 有人愚昧癡暗,殺生以祭祀神明,又飲酒歌舞、捐獻財物,以為會大功德,卻不知無福慧可得。
二、 施少得福報多: 有人以一念慈心,用簡略的食物供養修道人,雖布施微薄,所獲福德卻不可計量。
三、 施少得福報少: 有人以慳貪惡意之心,來布施於世俗的道士,發心不正,所以施少得福少。
四、 施多得福報多: 賢明的人布施財物建塔寺、精舍,以衣被、履屐、床榻、廚膳供養三寶,所獲福德世世相續不斷。
布施的可貴在於一念誠心,如阿育王在臨終時仍不忘布施,遣人拿紙筆寫下“我今日以大地、大海普施一切僧眾。”然後蓋上官印,舍報歸西,隻求以一念心行布施。
福田的種類很多,有恭敬田,即是恭敬父母師長;也有慈悲田,即是幫助困苦無助的人,我們必須有所選擇。有的福田一畝隻能收一百斤,有的一畝田能收二百斤、三百斤,有多少收成就要看福田的等級。舉例來說,我拿錢給某個人讀書,他將來成為碩士、博士,普利天下,這便是一塊好福田;我拿了錢給另一個人,他拿去吃喝玩樂,福田裏沒有生長,就不是一塊良田了。要行布施、修福報,必須謹慎選擇。
《四十二章經》提到:“飯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持五戒者一人……教千億,不如飯一佛,學願求佛,欲濟眾生也。飯善人,福最深重。”所謂“一錢不落虛空地”,要行布施,必須先了解哪一塊福田是值得播種的,種福田如同播種,要將種子撒播到良田裏,未來開花結果才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