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布施結善緣

貴賤無差

字體:16+-

不能發自內心歡喜的布施,縱有善行,功德也會有所缺漏。山西五台山的大孚靈鷲寺,每年初都會舉辦一場不分賢聖道俗、貴賤老幼,平等行財施、法施的無遮會。

相傳,有一年靈鷲寺舉辦無遮會時,大清早有位貧困女子從南方前來趕集,她手抱兩個幼兒,一犬在後。由於身無分文,隻好剪發聊表布施之意。貧女顧不及大眾,對寺院住持說:“可不可以先分給我食用?我還有急事要到別處去。”住持於是命僮仆備辦三份飲食,施於貧女。

接下飲食,貧女邊指著狗邊說:“也得給它吃點東西才行!”住持勉強地又給了一些食物,沒想到貧女卻說:“我腹懷小兒,也需要一份食物。”

這時,住持憤然嗬斥:“你來寺院乞求僧食,卻毫無饜足。肚裏的小孩又還沒出生,為什麽也需要進食?你根本就是貪心,還不快走。”

貧女被住持這麽一嗬斥,當下騰空離地,躍入虛空,刹時化作文殊菩薩,隨後的狗也化作青毛獅子,二子化作善財及於闐王,天空頓然五色雲氣彌漫。文殊菩薩留下“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是吾起三界,卻被阿師嫌”一偈,遂隱身不見,在場僧信二眾無不驚歎連連。從此以後,這住持視貧富無二、貴賤等觀。更於文殊菩薩乘雲而起的地方,建塔供養菩薩布施之發,以為警誡與紀念。

無相、無念、無分別的布施心,便是功德;不能發自內心歡喜的布施,縱有善行,功德也會有所缺漏。《維摩經》說:“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行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文殊的示現是告訴行布施者,心無怨親揀擇,自有一雙平等手,廣施有情,一切善法功德才能圓滿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