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處事、做人都要留一點餘地。能夠“留”,表示我們富有,何樂而不為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留一點慈悲的種子,可以讓世人享用和平的果實。”……“留”的哲學很具藝術,也很有學問。
佛經裏麵有一則譬喻故事,值得再三玩味。在印度有兩個婦人家,同時得到一種名叫“庵摩羅果”的水果。甲婦人一得到庵摩羅果,便連果帶子統統吃下肚。乙婦人卻隻吃果肉,而把子留下來,並且栽植培養。不久,這個種子又再生出果實,她一樣隻吃了果肉,留下種子,然後又將種子拿去栽種,如此一年、二年、三年的栽種,竟使她擁有一大片的果園,不僅能享用果實,也多了一份經濟來源。
佛教講“種如是因,收如是果”。若無春夏的播種、耕耘,哪來秋冬的收藏,凡事都有因果,就像投資一樣,有行動才有所得。
不隻是在事業、理財上需要投資,情感、信仰、人生更應該投資。如何投資呢?要懂得“留”的人生哲學。
說話、處事、做人都要留一點餘地,留一點退路,好比用錢,不能把錢統統用完,要有存款;話不能說盡,要留一些空間。無論什麽東西總要留那麽一點,就像乙婦人留一顆種子,卻開墾了一片大果園。
學習為自己的兒女留一點道德,為朋友留一點方便,對尊長留一點恭敬。留幾句愛語,讓人間充滿尊重的和風,留一份善美的信仰,讓眾生有得度的因緣,甚至於一隻貓、一隻麻雀也能留一點慈悲、關愛。
能夠“留”,表示我們富有,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