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也好,“枯”也好
有這樣一個故事:
唐代禪僧藥山惟儼,他有兩個弟子,一名是道吾圓智禪師,一名是雲岩曇晟禪師。一天,師徒三人在禪院中打坐,禪師見院中一棵樹長得很茂盛,旁邊一棵樹卻即將枯死,便指著兩棵樹問兩個弟子:“那兩棵樹,是枯的好呢,還是榮的好?”
道吾圓智禪師說:“榮的好。”
雲岩曇晟禪師說:“枯的好。”
恰好一個小沙彌從旁邊走過,藥山又問小沙彌。
小沙彌說:“枯者由它枯,榮者任它榮。”
一個問題,三種答案,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境界。
道吾圓智禪師說“榮的好”,是因為在他看來,“榮”象征著生命力,象征著一切陽光、美好、幸福、喜悅的東西。
雲岩曇晟禪師說“枯的好”,是因為在他看來,“枯”象征著修行者寂靜、無為、淡泊的心境,象征著一切與紛擾、煩惱無關的東西。
但二人與那不知名的小沙彌相比,無形中已落下風。因為“榮”也好,“枯”也罷,都是他們二人各自的喜好。人一旦有了喜好,也就有了憎厭和煩惱,這就觸犯了禪修的大忌——“分別心”和“我執”,與禪修的至高至深境界,即無物無我、任枯任榮的自在解脫相背離。
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原本是一家。小沙彌的回答亦暗合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所謂“道法自然”,簡單來說就是人應該順應自然規律,因為自然規律是人力無法改變的,既然無法改變,那麽就隻能順應。聯係前麵的典故,樹木的榮枯固然與人為因素有關,但很大程度上仍取決於自然規律。每一棵樹都不可避免地會走向枯萎,我們無力阻擋大自然的殘酷腳步,隻能“榮的任它榮,枯的任它枯”罷了。
大自然亦有其溫情之處。王蒙在《老子十八講》中舉過一個例子,大意是說一粒麥種經過發芽、開花、結果,最終必然會走向枯萎、死亡,但它在生長過程中,結出了更多的麥穗和麥種,生命得以延續,基因得以傳承……大自然自有安排,我們沒必要為樹木的枯萎而傷感,為花朵的凋謝而憔悴,因為一棵樹的枯萎意味著更多的綠蔭,凋謝才是花開的最終目的——花不凋,怎結果?想到這一層,我們還有什麽不能坦然接受、麵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