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失足,馬有漏蹄”。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即使辯才如張儀,也難免會陷入詞不達意的尷尬,更不用說偶爾頭腦發昏,舉止失當,做出莫名其妙的蠢事。雖然原因不同,但後果卻相似:貽笑大方,或引起糾紛,有時甚至一發不可收拾。這種時候,我們就得讓腦子轉個彎,想法子化解糾紛。我們可以看看他人的一些例子,並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阮籍有一次上早朝,忽然有侍者前來報告:“有人殺死了自己母親!”阮籍素來放浪不羈,信口說道:“殺父親也就罷了,怎麽能殺母親呢?”此言一出,滿朝文武大嘩,認為他“抵牾考道”。
阮籍也意識到自己措辭不當,連忙解釋說:“我的意思是說,禽獸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殺父就如同禽獸一般,殺母呢,就連禽獸也不如了。”一席話說得麵麵俱到,眾人無可辯駁,阮籍也免去了殺身之禍。
這四兩撥千斤的方法免去了一場爭吵。阮籍巧妙地引了一個比喻,在眾人麵前不知不覺中更換了題旨,巧妙地平息了眾怒。當你出言不慎引起眾怒時,不妨采用一下這種方法。
據傳,美國前總統裏根在和記者談論健康的奧秘時,不自覺信口開河道:“除了運動,我的另一個習慣是不吃鹽。誰要想保持身體健康,最好不吃鹽或少吃鹽。”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全美鹽業界的齊聲抗議,引發了一場“食鹽風波”。
在眾怒未平時,鹽業研究所所長出麵替總統作了解釋:“吃鹽對人體是有好處的;而裏根總統遵照醫生叮囑不吃鹽也是情非得已。每個人的情形不同,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決定食鹽的多寡。”
所長作一番頗為客觀的解釋,巧妙消除了總統言語失誤帶來的風波,將失誤之言采取聲東擊西的分析,巧妙挽救了總統言語方麵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