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博弈心理學: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充分利用人的逆反心理

字體:16+-

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體驗或見證過這樣的一幕:

妻子說,別抽煙了,看你把房間裏弄得烏煙瘴氣的。丈夫不服氣,抽煙怎麽了?不願意聞,你可以出去,幹嗎非要限製我?

老師說,上課不許搞小動作,必須認真聽講。學生卻不能安分守己,總是想辦法找點兒東西來玩,好像故意跟老師作對。

老板說,上班時間禁止聊天,違者罰款。員工心裏怨聲四起,憑什麽呀?把工作做好就行了,何必管我怎麽利用時間!你不讓我聊,我偏要登錄QQ!

有沒有發現,人總是喜歡“反著來”!你越是讓我做什麽,我偏就不做;你越是不讓我做什麽,我偏要做。就算是兩個陌生的人碰見,A讓B給自己讓路,B若高興的話就會讓,若不高興就會反駁:“憑什麽要我給你讓路?這條路是你家的嗎?”明明知道這是抬杠,但就是要擺出一副不甘示弱的架勢。

其實,這是人類共有的一種普遍心理——逆反!所謂逆反心理,就是人們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對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人們通過這種與常理背道而馳的行為,顯示出自己的“與眾不同”,來抗拒和擺脫某種約束,或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占有欲。

人人都有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渴望了解某些事物。當這些事物被禁止時,就容易引起強烈的求知欲。尤其是隻做出禁止而又不解釋禁止原因的時候,更容易激發人的逆反心理,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該事物,形成一種對峙的局麵。

在博弈之中,巧妙刺激對方的逆反心理,往往能改變對方的某些行為。

蘇聯心理學家普拉圖諾夫在《趣味心理學》一書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讀者請不要先閱讀第八章第五節的故事。結果,多數讀者看到這句“禁止”的話後,都被激發了逆反心理,不僅沒有遵守作者的告誡,而是迫不及待地先看了第八章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