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博弈心理學: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Chapter6 狹路相逢,技高者為贏家

字體:16+-

形象是一件關乎輸贏的事

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都有嗬護美、向往美、追求美的心理。這種心理引導著人們積極地愛美、扮美、學美。現實中的人們總是對美的事物或人產生好感,因此出現“以貌取人”的情況也就不難理解了。所以,看到麵容凜然的男性,我們會想當然地認為他很有能力;看到溫柔知性的女子,又會覺得她有一顆純善包容的心。

在心理博弈中,形象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東西。普林斯頓大學的亞曆山大·托多羅夫博士在美國參議院選舉之際(2000年、2002年、2004年,共計3次),就兩名候選人的外貌進行了調查。他讓被試通過觀看候選人的照片,選出“看上去有能力”的一個。結果顯示,僅僅通過“一張看起來很有能力的臉”,他就以68.8%的高準確率成功預測出了當選者。

其實,在未進行這個實驗之前,現實中早已經演繹過這個事實。

1960年,尼克鬆與肯尼迪爭奪總統之位,尼克鬆輸了。

1980年,杜卡斯基和裏根之爭,杜卡斯基輸了。

尼克鬆和杜卡斯基到底輸在哪兒了?

裏根是演員出身,他高大英俊,無論是服裝打扮,還是音容笑貌,以及他做出的每一個手勢,都展現著與眾不同的魅力,具有無與倫比的感召力。雖然他在其他方麵也有不足,但人們可以忽略不計。而杜卡斯基呢?不管是看外表還是聽聲音,不管是在台上演講還是在台下表演,他顯得“不像個領袖”,所以人們沒有把更多的票投給他。

肯尼迪和尼克鬆的對決,肯尼迪自然占據了優勢。肯尼迪年輕英俊,風流倜儻,給人一種堅定、沉著和自信的感覺,他周身散發出領袖的魅力,雖然他沒有直接說什麽,但人們似乎已經從他身上看到了希望,人們認定他不僅可以主宰美國政壇,還可以掌控整個世界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