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博弈入門:在談判中收獲更多的86個博弈技巧

07|贏家通吃的做法不理性,適當的時候要舍利

字體:16+-

美國環球公司出品的電影《美麗心靈》曾榮獲第24屆奧斯卡四項大獎,這部電影讓更多的人有機會認識數學天才約翰·納什。實際上,約翰·納什早就成名,他是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的研究領域雖然側重於數學和經濟學,但他從囚徒困境發展出的“納什均衡”理論,卻為博弈學掀開了一個全新的篇章。

所謂納什均衡,其實是一種博弈狀態:對博弈參與者來說,對方選定一個策略,則我選擇的某個策略一定比其他的策略好。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當博弈達到納什均衡時,局中的每一個博弈者都不會因為自己單獨改變策略而獲益。

那麽,這有何意義呢?納什均衡帶給我們的啟示是:當自身的利益與他人的利益發生衝突時,要想辦法對其進行協調。如果現實不允許我們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利益,那就要退而求其次,總比雙方都一無所獲要強得多。你在這次博弈中所失去的,可能會在下一次博弈中獲得補償。反觀囚徒困境的形成,與兩個當事人都害怕吃虧有關。如果凡事都抱著這樣的心態,不肯吃一點兒虧,往往最後會吃一個大虧;如果在適當的時候舍棄點兒小利,得到的也許會更多。

美國第九屆總統威廉·哈裏遜是從美國貧民窟裏走出來的偉人。年少的時候,他家境貧寒,不知道是性格原因,還是受環境影響,哈裏遜總是沉默寡言,一度被家鄉的人認為是個傻孩子。

有人為了驗證哈裏遜是不是真的和看起來一樣傻,就把一枚5美分的硬幣和一枚1美元的硬幣放在他麵前讓他挑選,說挑到哪個就送他哪個。哈裏遜抬頭看了看周圍人的眼神,又低頭看了看眼前這兩枚分值不同的硬幣,毫不猶豫地拿起那枚5美分的硬幣。旁邊的人看了,不禁哈哈大笑,說哈裏遜真的是一個傻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