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在一個繁華的商圈,或是一條街上,如果有麥當勞門店的話,相隔不遠處必定有肯德基門店。這隻是一個偶然現象嗎?絕對不是。
有個小故事能很好地說明其中的商業邏輯和博弈策略。一對兄弟賣豆腐,各自開了一家豆腐店,且就在相隔不遠的路段。哥哥賣的豆腐飽滿質硬,弟弟賣的豆腐柔軟酥口。起初,人們都喜歡吃弟弟店裏的豆腐,但吃的次數多了,就漸漸有點兒厭倦,於是開始到哥哥的店裏去吃質硬的豆腐。漸漸地,這兩家店的顧客就達到了一個平衡點。他們樂意到這條街上來買豆腐,因為選擇的空間大,可以全憑心情和喜好。
麥當勞與肯德基之間的關係,與上述故事中所講的兄弟豆腐店如出一轍。再如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它們也是飲料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兩家的市場競爭也很激烈,似乎每家都希望對方忽然發生一點重大變故,繼而把市場份額拱手相讓。但是多年來,這種局麵卻讓兩個商家都賺了盆滿缽盈,且從來沒有因為競爭使得第三者異軍突起。因為它們的真正目標是消費者,以及那些眼睛緊盯著它們的後起之秀。隻要有企業想進入碳酸飲料市場,它們必然會展開一場默契的攻勢,讓挑戰者知難而退,或是以潰敗告終。
這就是博弈的智慧,兩個龍頭企業,雖是競爭對手,但當自己無法獨步天下的時候,就會選擇與對手攜手共進。這種合作是不需要友誼或道德約束的,完全出於利益的需要。這種合作也不需要簽訂什麽協議,它是隱蔽而相對穩固的。不過,這種隱性的合作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展現自己隨時可以報複的能力,以阻嚇對手的背叛嚐試。倘若一方失去了對應的報複能力,均衡也就消失了。
比如,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商家打出“某某商品本市最低價”的廣告,並且提出如果有其他商家價格更低,它願意按照同樣價格返還差價,同時付給消費者一定比例的賠償金。從表麵上看,這是商家的一種價格競爭行為,可以促使其他競爭者降價,讓消費者受益,可是結合博弈論分析,我們就會發現,這裏隱藏著一種可能,即商家有可能通過這種最低價格承諾,悄然地達到結成價格壟斷同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