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軟,隻以成功論英雄。雖然有些時候失誤原因也在對員工的評價中占一定的比重,但這種情況比較罕見。無論如何,業績是第一位的。由於業績第一,所以,人們最關注業績。
失敗是意料之中的,然而同時它又不利於員工的業績評價,這是怎麽回事?微軟的核心商業運作如軟件開發、市場營銷等等,是一個踏著失敗走向成功之道的過程。員工平均要花費50%的時間處理那些事後發現不奏效的事件。因此為了成功你必須失敗,這是用成敗來衡量的最終結果。當前進道路上的失敗既在意料之中又被忽視時,員工評價就隻基於結果是什麽了。如果項目本身失敗了,人員評價都會受到負麵影響。然而,由於失敗在某種程度上是意料之中的,項目失敗也就不會在員工記錄上留下一塊永久性的黑色記號,它隻能用來評價員工最近完成的工作而已。
換句話說,失敗是出現負麵評價的緣由。它被期望偶爾發生在每名員工身上,因而不會產生任何長期影響,除非有人一個勁兒的失敗、失敗、失敗。
廣義的失敗是出於市場原因的項目失敗。最早的Windows多媒體項目組由許多優秀員工組成,他們創造了優秀的產品,但是市場尚未準備充分,於是失敗在所難免。結果,項目組成員被注以失敗標簽。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係統。有的人成功遊戲比別人玩得好,他們向往那些隻要運用“常識”即可的項目,不必首當其衝承擔失敗風險。微軟係統通常總是對大家一視同仁。進一步地說,由於項目失誤後有關員工將被解職,人們就會觀察各崗位的工作,並判斷自己所在項目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最關鍵的是,雖然有時係統對個體不太公平,但它對公司發展卻非常有效,它使每個人都關注於業績,而不是失誤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