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答案並非在文字中就能透得。佛陀住世的時候,印度有一位哲學家,雖然學問廣博,但是並不快樂。坐在書房椅子上的他,一隻手托著下巴,呆呆地凝視著自己寫出的一大本一大本的哲學著作。一個鍾頭、兩個鍾頭過去了,他覺得自己像一段幹枯的木頭,孤獨而寂寞,覺得自己無依無靠無所適從,更不明白自己為什麽要寫那些哲學論著,甚至對於有人讀他的書、研究他的著作都感到可笑。
“我不願在這孤獨中死亡,在這痛苦中消失,我要擺脫痛苦!”哲學家自言自語。“我用語言和文字尋找真理,且用文字堆起了一座山,可是這不是究竟的真理,它不能使人解除痛苦,更不能給人快樂!”
他決定去請示佛陀。
哲學家問道:“我用語言和文字尋找究竟的真理,但是我生活得不快樂,甚至陷入深深的痛苦中!請你不用語言、文字告訴我究竟的真理好嗎?”哲學家望著佛陀。
佛陀低垂著眼瞼,一語未發。一片深沉的寂靜,清淨、莊嚴的覺性籠罩著哲學家。
哲學家沐浴在寂靜中,他的眼睛充滿了亮光,心裏正滾動著無聲的雷鳴,生平第一次感受獨自覺知的狂喜,他覺得自己應該悄悄地離去,可是他還是使用了語言:“我在這裏學到了究竟的真理!”
哲學家走後,佛陀說:“一匹好馬,在鞭子的影子裏也能跑得很快!”
探索人生的究竟,是很多人都會有的經曆與難題,在未能了達時,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與不安,一種難掩的寂寞與空洞,一種忙碌之後的虛浮……這種種情緒是因為還未看到生命實存的意義,因而缺乏生命力。有時答案並非在文字中就能透得,也並不能經由別人的口而得到,每個人的因緣不同,必須親身去經驗,不斷地探究思索,思索探究,才能在因緣成熟之際頓然了悟。正如無門慧開於《無門關》中所說的:“大道無門,千差有路;透得此關,乾坤獨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