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用道德來感化他人,用慈悲來救護眾生,而非使用神通來眩惑大眾。大部分的人對神通都存有一種神往與好奇的心理,然而有神通好嗎?當聽到別人在遠處罵你、批評你,能不生氣嗎?看到他人做出對你不利的事,能不心煩嗎?會不想去跟他算賬嗎?知道這個人一肚子壞水,那個人鬼主意一籮筐,心能不為所動嗎?
目犍連尊者堪稱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有一次,憍薩彌羅國的琉璃王,興兵攻打迦毗羅衛城,佛陀為了祖國,三次靜坐路中阻攔大軍,然而琉璃王報仇侵略的嗔恨始終沒息滅,佛陀明白因果業報不可避免,也就任由他去了。後來,目犍連尊者以神通將五百位釋迦族人安置缽內,以為如此便能挽救釋迦族的生命,但神通終究抵不過業力,當目犍連尊者打開缽的時候,五百位釋迦族人早已化為血水!
世間上最大的力量,並非神通力,而是行為所造作的業力。過去中國有句話說:“打死會拳的,淹死會水的。”神通不敵業力,就如同目犍連尊者遭裸形外道迫害而殉教,盡管他具大神通,但於因中捕魚所造下的殺業終究是要了結的。
有一次賓頭盧頗羅墮尊者對信徒施展神通,佛陀知道此事後,訓誡他說:“佛法是用道德來感化他人,用慈悲來救護眾生,而非使用神通來眩惑大眾。”佛教重視“因果觀念”,而非濫用神通,因為那隻會滯礙智慧的開展,造成更多的煩惱。修行貴在踏實、本分,具慈悲心、講道德,才是邁向佛道穩當而平實的門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