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怪筆記體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形式之一,以記敘神異鬼怪故事傳說為主體內容,產生和流行於魏晉南北朝,與當時社會宗教迷信和玄學風氣盛行以及佛教的傳播有直接的關係。漢代以後,儒教、道教和佛教逐漸盛行,鬼神迷信的說教廣為流布,所以誌怪的書特別多。曆朝曆代作品中就有不少以“誌怪”命名的,如祖台之的《誌怪》、孔約的《孔氏誌怪》,乃至清代蒲鬆齡的《聊齋誌異》。(“誌怪”一詞出於《莊子·逍遙遊》:“齊諧者,誌怪者也。”)
魯迅就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中國本信巫,秦漢以來,神仙之說盛行,漢末又大暢巫風,而鬼道愈熾;會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漸見流傳。凡此,皆張皇鬼神,稱道靈異,故自晉迄隋,特多鬼神誌怪之書。其書有出於文人者,有出於教徒者。文人之作,雖非如釋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為小說,蓋當時以為幽明雖殊途,而人鬼乃皆實有,故其敘述異事,與記載人間常事,自視固無誠妄之別矣。”誌怪小說的內容很龐雜,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炫耀地理博物的瑣聞,如托名東方朔的《神異經》、張華的《博物誌》;二是記述正史以外的曆史傳聞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漢武故事》《漢武帝內傳》;三是講說鬼神怪異的迷信故事,如東晉幹寶的《搜神記》、曹丕的《列異傳》、葛洪的《神仙傳》以及托名陶潛的《後搜神記》等。
誌怪筆記體小說多以人物趣聞逸事、民間故事傳說為題材,具有寫人粗疏、敘事簡約、篇幅短小、形式靈活、不拘一格的特點。另外不同的作者在這類小說中也傾注了自己的思想、智慧和情感,例如在《聊齋誌異》中,蒲鬆齡“用傳奇法,而以誌怪”,將生命力和“孤憤”注入其中;而在《閱微草堂筆記》中,紀昀則是將智慧注入其中,以“測鬼神之情狀,發人間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見”為核心,目的在於益人神智。大多數的誌怪筆記體小說更高超的地方在於對人性的把握,鬼怪皆有人性,甚至比人更為生動真實,可敬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