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是巴菲特率領下的伯克希爾·哈薩威公司大舉收購迅速擴展的年代。在這個年代的收購行動中,不少人對巴菲特收購通用動力公司的股權感到困惑,因為這家公司既不具有巴菲特以往認定的被收購公司所應有的特質,甚至也不具有經營良好的曆史記錄,那麽巴菲特為何會做出這項投資決策呢?
1.投機,也是投資策略
我從不認為長期投資非常困難……你持有一隻股票,而且從不賣出,這就是長期投資。我和查理都希望長期持有我們的股票。事實上,我們希望與我們持有的股票白頭偕老。我們喜歡購買企業。我們不喜歡出售,我們希望與企業終生相伴。
——沃倫·巴菲特
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在全美乃至全世界都是名聲赫赫的企業,它是美國主要的軍事工業基地之一,是美國核潛艇的領導設計者、建造者以及裝甲車輛的製造者,其產品包括美國陸軍的MIA1和MIA2戰車。1990年,它是僅次於麥道公司的美國國防承包者。它為美國提供導彈係統(戰斧、麻雀、螫針和其他先進的巡航導彈)、防空係統、太空發射器和戰鬥機。F—16型戰鬥機當年的銷售總額超過100億美元。1993年之前,該公司的銷售額為35億美元,雖然暫時銷售額下降,但股東價值卻增長了7倍多。但自20世紀90年代柏林牆倒塌、蘇聯瓦解、東歐易幟後,全球政治經濟態勢發生了很大變化,長期冷戰政策的結束必然引起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而世界第一號軍事強國美國也麵臨軍事工業的重整,這也是必然結果之一。
1991年,在通用動力股價處於10年來最低即19美元的時候,威廉·安德森出任公司總經理。他了解國防工業麵臨的形勢變化,為了企業的生存,他采取了一係列改革步驟。這些措施有:
(1)節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