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謹慎於初始很容易,能維持到最後一刻的善終卻不容易。明代進士張瀚,晚年退出官場後,將其一生的見聞及經曆,寫成《鬆窗夢語》一書,以作為後世人立身處世的參考。其內容不僅涉及各地的風俗民情、工商財政等,也透露出他為官做人所堅持的理念。
張瀚初任官職時,曾在都察院觀摩實習處理政事的方法。當時的左都禦史王廷相,是世人口中德行兼備的名臣。
有一次,張瀚因病請假,王廷相特地請人來探視。為了感念長官對新進後學的愛護關照,張瀚在假期滿後便立刻前往王府拜訪。
原本以為王廷相會告訴他一番做官的大道理,沒想到見了麵,王廷相先為他講了一則小故事:
“昨天的那一場大雨過後,我借著雨勢稍停的空當,乘轎進城辦事。
“當我坐在轎上時,感覺到一路上顛顛簸簸,走走停停,我心想:這雨已經停了,難道路上還會有什麽特別的狀況嗎?當我拉開轎簾一看,原來是一位幫我抬轎的轎夫,他腳上正好穿了一雙新鞋子。
“這一路上滿地泥濘,隻見那位轎夫怕地上的泥水濺汙了他的新鞋,於是費盡了心神,盡可能地把腳落在幹淨的地麵上。誰知道轉進京城之後,泥濘漸多,到最後終於避無可避。
“轎夫一個不小心,就一腳踩進了泥坑裏。他眼看著新鞋已經髒汙了,接下來就不再顧惜自己的鞋子,任由它沾滿泥漿。”
張瀚正聽著出神,王廷相突然語鋒一轉,慈祥地對他說:
“不要小看了這一件事,為人立身處世的道理也是一樣的。一個人如果不小心犯了錯誤,往後就很容易因循苟且,無所忌憚,不可不慎啊!”
張瀚聽了之後,十分感佩於王廷相給他的警示,終身謹記不敢忘。
世上,小罅可以潰堤,微隙可以傷誼,防微杜漸,始能弭患。為人處世,都必須以小心謹慎的心情來麵對每一個當下。從曆史的借鑒可知,一個人要謹慎於初始很容易,能維持到最後一刻的善終卻不容易,稍有不慎,就很可能會因為一個小小的錯誤而丟失了原初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