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請開口說話,我才能看清你。”人的聲音是個性的表達,聲音來自人體內在,是一種內在的剖白,因此,你的聲音中可以透露出畏懼、猶豫和缺乏自信,也可以透露出喜悅、果斷和熱情。我們說話的聲音,必須和音樂一樣,隻有滲進人們心中,才能達到讓別人信服的目的。事實上,一個人說話時給人的印象,肢體動作占55%,語調占38%,內容隻占7%。所以,說話時語調非常重要。對於說服力要求高的演講,語調更應該引起演講者的重視。
萊拉·博羅迪西曾在TED大會上發表過一篇題目為《語言如何塑造了我們的思維方式》的演講,在演講中,他說:“我要用語言跟各位說話……因為我可以。這是人類的神奇能力之一,我們能把非常複雜的想法傳送給另一個人。我現在在做的,是用我的嘴巴發出聲音,吐氣時發聲。我會做出語調、嘶嘶聲、呼氣,在空氣中產生空氣振動。那些空氣振動會傳到你那裏,觸及你的耳膜。接著你的大腦會取得耳膜接收到的振動,把它們轉換為思想。”
從他的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語言的組成部分有很多,其中就有語調,人們常說,語調是語言表達的第二張“王牌”,口語表達的重要手段,它能很好地輔助語言表情達意。什麽是語調?語調,就是說話的腔調。從嚴格定義上說,語調應表述為整句話和整句話中某個語言片斷在語音上的抑揚頓挫,包括全句或句中某一聲音片斷的高低變化,說話的快慢(即音的長短和停頓)及輕重等。在演講中,語調往往比語義能傳遞更多的信息,能對聽眾的心理產生極其微妙的特殊作用,因此也更為重要。
如果演講者的語調從頭到尾都是平的,聽眾就會覺得很枯燥。就像聽歌,如果一首歌曲的旋律非常優美,抑揚頓挫,大家就會覺得好聽;如果從頭到尾都是一個調子,人們就沒有聽的興趣了。演講也是如此,如果你的語調一直都像毫無波動的心電圖一樣,那麽聽眾的興趣也就到了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