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就是這樣,有失敗者也有勝利者,其中的功過誰也說不清楚,唯一能給出的結論就是沒有結論。
李自成戰敗之後下落何方
李自成大部分的部下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他們整日不是狎妓取樂,便是做著新朝登基的春秋大夢。明朝的半壁江山還沒有打下來,當時的形勢依然很複雜。將軍李岩給他提了四條建議:一是不要急於稱帝。二是頒布的貪官追贓法令要嚴格按律執行,在政局還不夠穩定的時候,尤其要嚴明法紀。對於實在貪汙嚴重者可以殺,其餘都可以不予追究,對於那些清廉的官員更要在政策上保護,以爭取這部分人的支持。三是嚴明軍紀,一切軍士均不得擾民,違令者斬。四是明朝各地握有軍隊的官員現處於觀望狀態,切不可興兵討伐,如若討伐必將陷大順於萬劫不複之境地。可以采取安撫的策略,賜侯封爵未嚐不可。
可是李自成沒有采納這四條建議,入京不足一月便被迫出走,一場浩浩****的農民起義就這樣結束了。
兵敗後李自成帶領餘部南撤,途中遭遇圍追堵截、屢戰屢敗,後闖王不知所蹤,成為曆史之謎。
關於戰敗後的李自成究竟下落何方,有兩種說法。
一說客死九宮山。這個說法來自當時清朝名將愛新覺羅·阿濟格,他是在山海關大破李自成農民軍的重要將領之一,他對李自成如何殉難是這樣解釋的:“李自成竄走時,隨身隻有士兵20人左右,在九宮山被山民圍困,不能逃脫,然後自縊而死。”但阿濟格並非親眼所見,不足為信。
據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的《綏寇紀略》中有關於李自成兵敗九宮山的記述:“至九宮山,獨自上山謁元帝廟,當地山民誤以為是盜賊,首領‘碎其首’而亡。”而費密的《荒書》記述:“李自成率十八騎,由通山過九宮山嶺。被山民圍攻,十八騎被殺,李自成和山民程九伯搏鬥,不慎被程九伯外甥金某從背後襲擊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