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的感想
一 東西文化的界線
我離了北京,不上幾天到了哈爾濱,在此地我得了一個絕大的發現:我發現了東西文明的交界點。
哈爾濱本是俄國在遠東侵略的一個重要中心。當初俄國人經營哈爾濱的時候,早就預備要把此地辟作一個二百萬居民的大城,所以一切文明設備,應有盡有;幾十年來,哈爾濱就成了北中國的上海。這是哈爾濱的租界,本地人叫做“道裏”,現在租界收回,改為特別區。
租界的影響,在幾十年中,使附近的一個村莊逐漸發展,也變成了一個繁盛的大城。這是“道外”。
“道裏”現在收歸中國管理了,但俄國人的勢力還是很大的,向來租界時代的許多舊習慣至今還保存著。其中的一種遺風就是不準用人力車(東洋車)。“道外”的街道上都是人力車。一到了“道裏”,隻見電車與汽車,不見一部人力車。道外的東洋車可以拉到道裏,但不準再拉客,隻可拉空車回去。我到了哈爾濱,看了道裏與道外的區別,忍不住歎口氣,自己想道:這不是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交界點嗎?
東西洋文明的界線隻是人力車文明與摩托車文明的界線——這是我的一大發現。
人力車又叫做東洋車,這真是確切不移。請看世界之上,人力車所至之地,北起哈爾濱,西至四川,南至南洋,東至日本,這不是東方文明的區域嗎?人力車代表的文明就是那用人做牛馬的文明,摩托車代表的文明就是用人的心思才智製作出機械來代替人力的文明。把人作牛馬看待,無論如何,夠不上叫做精神文明。用人的智慧造出機械來,減少人類的苦痛,便利人類的交通,增加人類的幸福,——這種文明卻含有不少的理想主義,含有不少的精神文明的可能性。
我們坐在人力車上,眼看那些圓顱方趾的同胞努起筋肉,彎著背脊梁,流著血汗,替我們做牛做馬,拖我們行遠登高,為的是要掙幾十個銅子去活命養家,——我們當此時候不能不感謝那發明蒸汽機的大聖人,不能不感謝那發明電力的大聖人,不能不祝福那製作汽船汽車的大聖人:感謝他們的心思才智節省了人類多少精力,減除了人類多少苦痛!你們嫌我用“聖人”一個字嗎?孔夫子不說過嗎?“製而用之謂之器。利用出入,民鹹用之,謂之神。”孔老先生還嫌“聖”字不夠,他簡直要尊他們為“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