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再怎麽是重農抑商,做生意的人也不少。
尤其是這所謂的跑山貨,這其實是地區叫法,正經兒的應該叫賣貨郎。
就是那種進村裏做生意,這個時代交通不發達,大多各村自給自足,村與村,或者村於城之間的物資交流,就要靠這種賣貨郎了。
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群體,現在已經有了意向客戶來現身說法,楊舟也不得不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若是這樣,倒的確能賣,但楊舟還是搖了搖頭。
“不愁賣隻是一個問題,咱們要做成衣,肯定得雇裁縫,手藝好的裁縫可是不便宜,這樣增加的成本,怕是比衣服本身的成本都要貴。”
“你說一件衣裳要是比做一件衣裳的布都要貴出四五倍,那誰還樂意買啊。”
聽到這話,那跑山貨的臉上頓時多了幾分可惜:“四五倍,確實有點太貴了,但若是隻貴個一兩倍,我是肯定會買的。”
楊曲陷入了沉思,緩緩道:“若是成本問題的話,這個其實不難解決。”
“我造一台縫紉機就好了,這樣效率提高不說,對裁縫的要求也很低,基本懂點怎麽做衣服的,再學會怎麽操作縫紉機,那就很簡單了。”
“這樣,一個人一天起碼也能做個三十件。”
聽到這話,楊舟倒真是有些意動了,問道:“那個縫紉機,當真如此厲害?你當真會造?”
楊曲說的當然都是實話,畢竟這種成衣的市場定位,是沒有大錢的小生意人,他們不會太過注意走線針腳這種細節。
這樣的話,用縫紉機完全可以滿足。
而縫紉機,其實並不複雜,當然不是說那種電動縫紉機,而是用腳踩的那種。
以前上學的時候,老師還布置過做一台縫紉機的作業,楊曲可是親手做過的,擔保不會有問題。
考慮到目前的情況,大部分都可以用木質的,隻有少部分關鍵地方需要用到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