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光緒二十三年

康熙

字體:16+-

看一下這個人的一生。生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十四年(1675年),在他還是個1歲多的嬰兒時,被立為太子。33年後,也就是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被廢;第2年,複立;3年後也就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再廢,受禁錮;雍正二年(1724年)卒,追封理親王,諡號密。

不錯,這個人就是康熙的皇二子胤礽。胤礽的一生,基本上是在廢立之間度過的。二立二廢,所謂榮辱浮沉,其人生的禍福懸念,都在廢立二字上了。但是“二立二廢”的曲折經過,似乎仍可以讓人依稀看出父子間的恩怨、希望與絕望的交織。

這是一部父子關係的嬗變史,也是王朝政治的消息史,附著其上的,還有很多世易時移的因果輪回。

皇二子胤礽是孝誠仁皇後所生,為嫡長子。在那個出身決定一切的年代,胤礽的身份優勢讓他輕而易舉地擊敗了庶出的皇長子胤禔,從而在不曉人事的年齡成為這個帝國法定的未來領導人。但是人世間的悲哀就在於——人們往往認為,輕易得到的東西就是理所當然和天長地久的。盡管康熙對胤礽進行嚴格的皇太子養成教育,但是胤礽的表現卻是複雜的。一方麵,在康熙和講官的精心教育下,“騎射詞言文學,無不及人之處”,但是另一方麵,胤礽的欲望也在養成。他接受各種各樣的賄賂,包括性賄賂。重要的,他開始表現出對權力欲的特殊嗜好。盡管康熙為了培養他的太子意識,令禮部為其製定相應的皇太子禮節:如眾皇子向皇太後行禮後,要由皇太子再率眾皇子向皇帝行禮;百官向皇帝行朝賀禮後,皇太子要到文華門內主敬殿升坐,百官再到這裏向皇太子行二跪六叩頭禮;出巡時,地方官在朝見皇帝後,還要朝見皇太子,並向皇太子進獻禮物等。但是胤礽卻不想被動地接受這一切。他要變被動為主動。結果,平郡王納爾蘇、貝勒海善、公普奇遭到了他的毆打,起因是胤礽想試試太子的威權究竟可以擴展到什麽程度。到最後,康熙發現,這皇太子竟然發展到在他麵前也敢辱罵大臣。這樣的發現讓他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