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首輔(全三冊)

第三十五回 蘇州府上官議巡察 周莊鎮下民說逋賦

字體:16+-

楊溥的客船自鎮江出發,順著運河經丹陽、常州、無錫,一直往東南而行,這兩天已進入初伏,南風漸漸小了,又是順水,客船行起來很是順暢,六月初十傍晚,楊溥乘坐的客船經過整整一個月的長途航行,終於到了蘇州城西閶門外五裏的楓橋。

楓橋是淩空橫跨在江南運河上的一座單孔石拱橋,控製著傍河綿延的驛道,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就像宋人孫覿《楓橋寺記》中描述的“枕漕河,俯官道,南北舟車所從出”那樣,楓橋從此商旅南來北往,繁盛熱鬧起來了。不過,這楓橋聞名天下倒還不是這“南北舟車所從出”的原因。古人說得好,“地以人名,人以文名”。這楓橋據說一開始叫“封橋”,由於這裏是水陸交通要道,每到夜晚就要封鎖起來,因此叫“封橋”。使“封橋”名聲大振,並改名“楓橋”的應歸功於唐代詩人張繼。他麵對戰亂之後的蘇州滿目瘡痍、田園荒蕪、人煙蕭條的淒涼景象,憂國憂民,愁思百結,不禁輾轉反側,徹夜難眠,於是提筆寫下了那首名揚天下、婦孺皆頌的千古絕唱《楓橋夜泊》,更巧的是他把當時遍植於封橋運河兩岸的江南水鄉樹種,恰逢深秋葉兒紅遍的烏桕誤認成了隻有在山上才能生長的楓樹,於是便有了楓橋這個名字。不想這《楓橋夜泊》氣氛淒清,意境幽遠的小詩,竟然不脛而走傳遍天下,世代相傳,楓橋也就隨著這首七言絕句天下聞名了。不僅如此,就連這楓橋邊始建於南朝梁代天監年間的寒山寺,也沾了楓橋的光,一齊揚名天下,成了文人墨客、商賈羈旅遊訪題詠的勝地。

看見這楓橋,雖然時令不到深秋,時辰也不是夜晚,楊溥不由得想起張繼的《楓橋夜泊》,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佳作: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