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在思考,推理小說家可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權且稱為罪犯型,這類小說家對犯罪的興趣濃厚,必須在推理小說中對犯人的殘酷內心做一番細致的描繪,否則便不會滿足;第二種不妨稱為偵探型,這類小說家心理健康,對罪犯的內心描寫沒有興趣,隻喜歡描寫推理的過程,這樣才能彰顯其在邏輯方麵的才能。
我現在要說的故事主角名叫大江春泥,他屬於第一種類型的推理小說家,至於我本人,應該屬於第二種。我從事這份跟犯罪關聯緊密的職業,絕不是因為我本身喜歡作惡,隻是因為我非常喜歡罪案推理中包含的科學邏輯。不,準確說來,我對犯罪的敏感程度應該超越了所有人。作為一個好人,我牽涉這種事情,完全歸咎於這件事本身。我為此後悔不迭,深陷在恐懼的困惑中無法自拔。要是我在道德方麵不這麽敏感,或是我有少許成為惡人的特質,可能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不,我甚至可能已經擁有了美麗的妻子和豐厚的財產,正過著快樂的生活。
事情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原本清晰的人和事都漸漸模糊,盡管仍懷著幾分恐懼的困惑,我還是對那些記憶碎片產生了懷念之情。正因為這樣,我希望把整件事寫下來留作紀念。我還在考慮,以這件事為素材,能創作出一部多麽有意思的小說。可即便我能寫出這部小說,也不敢馬上發表。因為大家還清楚記得,小山田作為此事的重要人物,死得那樣詭異。對人物和事件做出再大改動,都無法讓讀者相信小說純屬虛構。小說發表後,隻怕會傷及他人,我會很慚愧、很難過……不,真正的原因不是這些,而是我自己的恐懼。這件事虛無縹緲得像夢一樣,且很難挖掘出真相,實在太恐怖了。不僅如此,我在想起這件事時會產生幻覺,同樣讓我非常膽怯。現在想起這件事,我的大腦還是會失去常態,像萬裏晴空忽然被烏雲遮蓋,午後雷雨將至,閃電和雷聲相繼出現,周圍陷入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