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孔子遇上超女

第六章

字體:16+-

“你這話我愛聽。無聊人放屁的話且不理他,書歸正傳。我之所以不同意李田鼠的觀點,並不是因人廢言,而是她講的,不僅與我現在的思想相差十萬八千裏,就是與我當時的意思至少也相差五米以上。很多人都知道,我在《論語》中多次講‘仁、義、禮、智、信’,什麽意思?我要告訴各位,我之後所有人的解釋都不是我的本意,什麽愛人、義氣、禮儀、智慧、誠信,通通都是扯蛋!我在生活的春秋時期那一段,大家都對‘仁’推崇備致。但其實質意義是什麽呢?是果仁,核心。任何東西都有核心,延伸意義就是指君王。提倡‘仁’目的是要人們說話辦事都要圍繞一個核心,絕對地服從君王。如果大家還不明白,我再給你們解釋‘仁’這個字是怎麽來的,是從周易演化而來!古代‘仁’字的寫法,是一個豎,加兩個橫,即‘∣=’,表示陰陽合一,跟那個太極圖是一個意思,是萬事萬物的核心。一國的核心就是君王和王後加起來。之所以反複提倡‘仁’,我那時算是一個憤青,一心想當官,想通過向上巴結,實現自己的抱負。可惜當時的那些國君,都是糊塗蛋,不明白我的用心,硬是不識我這塊金鑲玉,以致他們的國家一個個都走向了完蛋,活該!聽到這裏,可能有人會說,你當時這樣做,不是沒有道理,但為什麽時間過了兩千年,你這個東西已經被後來的統治者所接受,就是現在,很多人認為你這個東西還不壞,很有實用價值,何苦又把它推翻,惹人討厭呢?我要說,是良心!經過兩千多年的反思,我終於認識到眾生平等,一國小到幾十萬大到幾億人口,怎麽所有人的腦袋隻能服從於一個腦袋呢?那樣還有什麽活力?創造力?最近我到西方看了一下,經過和別人比較,更感這個東西對人性的閹殺。中國要不徹底摒棄它,一萬年也發展不起來,即使僥幸有了兩個臭錢,但對人類的文明又能貢獻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