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趙爾豐:雪域將星夢

第六章 西天雙柱 玉壘默契

字體:16+-

光緒三十四年(1908)夏末的一天。

朵朵白雲像翻滾的銀棉,低低吻著飛簷鬥拱的都江堰二王廟。

這裏,古聖賢稱為玉壘仙都,坐落在灌縣城外的玉壘山麓、都江古堰渠首之畔;在成都平原西部邊緣。是萬千條脈落般流向成都平原,並將成都平原澆灌成為一個歲無饑謹,人間樂土的渠首總匯。它前臨岷江碧流,後依翠峰秀嶺,南接青城一百零八景,西連岷山千裏雪原;與矗立離堆之上突兀崢嶸的伏龍觀隔江相望。

都江堰以宏偉的工程,周圍壯麗的山川、動人的傳說,別致的建築藝術,早在漢、唐時期就聲名遠播。著名大文學家司馬遷在《史記·河渠書》中,就對李冰父子“鑿離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的種種豐功偉績作過生動的描繪和熱情的歌頌。唐代大詩人杜甫來這裏遊覽後,寫下了“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的佳句。曆代詩人賈島、岑參、蘇軾、陸遊、範成大、楊升庵等,也無不來過這裏把酒臨風,留下動人的詩篇。元朝時期,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觀看了都江堰後,大為驚歎。他回國後,在《東方見聞錄》中這樣寫道:“都江水係,川流甚廣,不類河流,竟似一海;船舶往來甚多,稻香魚肥,民多殷富……”

鬥轉星移,時序更迭。這天,一場別開生麵,將決定大清朝西南半壁江山未來命運和走向的兩位封疆大吏,在這兒會晤了――他們是趙爾巽,趙爾豐兄弟。

簷角飛翹、風鈴鳴響、紅柱黃瓦、玉石雕欄的觀瀾亭裏,有兩位上了些歲數,儀表不凡的人在憑欄交流。兩把鋪墊著金邊繡蟒圖案軟墊的漆黑鋥亮寬大的太師椅就置放在他們身後,他們都沒有坐。他們個子都不算高,一胖一瘦,麵容上很有些相似之處。都身著嶄新的玄色一口鍾便服;束在腰上的寬邊黃色絲帶上,掛著檳榔荷包。雖然從衣著上一時不能辯別他們的身份,但從他們非比一般的舉止和站在離他們一箭之地,在亭前亭後嚴格侍衛的頂領輝煌的戈什哈們警惕的神情來看,亭上兩位決非一般遊客。再看四周,往日遊人不絕的二王廟,這天卻是戒備森嚴。有嫋嫋的磐音從二王廟內傳來,四周越發顯得幽靜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