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聚變

尾聲(2006年秋)

字體:16+-

45

西部的秋天是碧綠的秋,生機盎然的秋——草木還未凋去,仍是那麽青翠飽滿,放眼望去,滿目皆是葉為天,苔鋪地。秋草秋樹都像是沾染了晶瑩的雨露,空氣也變得十分濕潤,好比一汪盈盈的秋水。而在不知不覺間,秋天便舒緩的、悠悠的,悄無聲地將她的氣息撒播到城市的每一角落,營造了一個個淋漓盡致的秋景……

這一年的秋天對聚變人來說,更是一個成熟的收獲季節,好戲連台,美不勝收。首先是在法國巴黎的愛麗舍宮,來自歐盟、中國、美國、 日本、韓國、俄羅斯和印度的政府代表,正式簽署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計劃(又稱ITER計劃)的聯合實驗協定及相關文件,全麵啟動了這項世界矚目的人類開發新能源的宏偉計劃。中國科技部的部長代表中國政府在聯合試驗協定上簽下自己的名字,標誌著中國正式肩負起一個大國對尋找人類新能源的曆史責任。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是為驗證全尺寸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可行性而設計的,其原理類似於太陽的發光和發熱,因而又被稱為“人造太陽”。它還是目前世界上僅次於國際空間站的大型國際科學工程計劃,也將帶來人類能源供應格局的根本變化。根據七方簽署的協定,國際熱核計劃曆時約30年。反應堆將建在法國,前10年時間用來建設,後20年用於運行試驗。該計劃的總投資額接近100億歐元,歐盟承擔46%,其餘國家分擔另外的54 %,每個國家約為9%。這麽大的投人,本來也不是任何一個國家,哪怕是先進發達國家所能承受的!

法國總統希拉克在簽約儀式上說,占世界人口一半左右的七個國家決定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偉大的科學團隊,為子孫後代尋找新的潔淨能源,這是人類曆史上的一個創舉。中國科技部的部長在發言中表示:今天是人類探索聚變能源開發的一個曆史性時刻,是各國通過多項合作,尋求解決人類麵臨的能源和環境問題、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新的裏程碑。代表中國政府草簽協議的一位中國科技部副部長說,這是人類開發新能源的一個重大嚐試,也是中國以完全平等的地位參加的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項目。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