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夭折了!我的姐姐是女帝!

第042章 嚴謹的軍功製

字體:16+-

“宋人對於文官選拔繁瑣,我們武朝對於官員的挑選,也沒簡化到那裏去啊?”

聽完李延庭,將冬日狩獵的用意,方程咬了一口蘋果笑道。

北境遠離關中,遠離中原文化圈,目前流行與九州的各類學說,無不以黃河為中心分散。

武人學不到,也學不來。

畢竟禮儀那套東西在北境,當不能吃,也做不了喝,麵對野獸的時候,總不能丟下武器,以寬仁來感化吧?

故而大量學說再被武朝引入後,無不經過改良。

改良者都是武朝老一輩勳貴,一些親文的思想在被改良後,從根子上就變了。

就算套上了科舉的模式,武人的選拔製度也一樣。

一個無背景的學子,想要入仕,第一步不是要去讀書,而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爭取在十六歲之前名錄各郡兵馬房的花名冊裏,然後借花名冊免了賦稅的錢去讀書,並且時刻保持身手,等到任務征召,一般在完成四到五輪征召後,表現不差就可以獲得撫兵衙門的推薦,而二十歲左右進入縣學求學,之後再過三年成為正兵進入三營九衛服役。

往後就看機緣,戰時賺軍功,無戰等大考,唯一的出路就是進入太學,進不去就等,什麽時候體能衰敗什麽時候就回鄉,有功的安排成為吏員自此三代不愁,功勞不足餘生也不需要再繳納任何賦稅。

靠著這一套模式,武朝打通了官員選拔機製,也在民間培養一大批忠誠的武家子弟。

不過這套模式,從四十開始就出了問題,受困於財力,武朝不得不收縮爪牙,戰爭少了軍功也少了。

好在軍功製隨之而改,不然一大批人都難以出頭。

李家兄弟屬於即將走完所有流程,隻差進入太學讀書武勳子弟。

武勳,武家,都是一類家族,區別隻在於祖先有沒有留下爵位,前者是後者的夢想,後者是前者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