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哉乾元

二、元朝的散曲和民謠

字體:16+-

散曲是元代藝術的代表。習慣上,我們一般所說的散曲是指小令。散曲在某種程度上是由詞發展而來。北宋滅亡後,中原文人的詩詞在吸收了一些民間興起的曲詞以及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樂曲後,經金末元初文人的介入,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詩歌形式,這就是散曲,因形成於北方,也稱北曲。

散曲包括小令、套曲和介乎小令與套曲之間的“帶過曲”三種形式。

小令又稱“葉兒”,一般都是單曲。小令原是流行於民間的詞調和小曲,句調長短不齊,具有一定的腔格。小令顧名思義就是要短小,因此,它不像慢詞那樣存在雙調或三疊、四疊。不過小令中有一種聯章體,用來表達特殊的意思時使用,有時,一聯下來,甚至會聯上百支小令。套曲來源於宮調,也稱套數或大令。既然要套,就不能單一,套曲是由兩首以上用同一宮調的曲子相聯而成的組曲,一般都有尾聲,並且要一韻到底。帶過曲原來是指同一宮調裏經常連唱的曲調,一般是兩支,也有三支相連的情況。

散曲中的小令是散曲的代表。小令的來源很雜,有些曲調如《山坡羊》《豆葉黃》《千荷葉》等,一聽就和人們的生產勞動有關係,多是從鄉村流傳到都市裏的。有些曲調又特別在某些地區流行,如山東東平唱《木蘭花》,大名唱《摸魚子》,南京唱《生查子》,彰德唱《木斛沙》,陝西唱《陽關三疊》《黑漆弩》等。

現存散曲在內容上多是詠史、抒懷、歌唱山林隱逸和描寫男女風情的作品,也有少數作品涉及當時重大的社會問題。散曲中尤其以小令最為普遍,它清麗生動,有相當的藝術價值。不管怎麽說,散曲是在北宋後遊牧民族入侵中原,漢文人在外族的統治下,在多民族大融合的前提下,對當時的市井文學進行吸收、改進而產生的一種全新的、通俗的文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