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光照耀下,一對石碑矗立前方,東西對峙,若如兩尊高達二丈守護陵寢的天神,默默以它們獨有的方式,訴說主子們生前的豐功偉業。
這對石碑開創先河,分別代表唐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至今為止中土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兩代君主,合葬一陵。
位於西側的屬高宗,為述聖碑,由七塊巨大石料組成,碑石節數合“日、月、金、木、水、火、土”的七曜,當年武則天親自撰文,李顯書寫,鑿刻後塗以黑漆,光亮奪目,共八千餘言,當然歌功頌德,隱惡揚善。
述聖碑東側為武則天碑,胖公公沒說出來的碑銘,終於揭曉,光光滑滑的沒半個刻字。武曌可為高宗的述聖碑洋洋灑灑地撰寫八千言的長文,自己的碑銘卻不著一字,本身已有著難以形容的詭異,比之千言萬語,更能觸動觀者的想象。
通往帝陵的隧道在入黑前被徹底封閉,接著鋪以泥草,還原為山坡的部分,不露痕跡。
龍鷹、胖公公、符太、法明、席遙五人立在“無字碑”前,做最後憑吊,戰士守護四方,見證著這特別時刻。
明天,將有兵馬從“新都”長安開來,負起守陵之責。
直到此刻,武則天的“死訊”仍未泄出,來守護的兵員,還以為是一般正常的工作。這是基於龍鷹和代表李顯的張柬之的秘密協議。
女帝駕崩的時間,與二張的被誅隻隔數天,很易予人女帝是給逼死或氣死的錯覺,於此新朝剛立,政治不穩之際,極不利新朝的施政,實非群臣所願。故此經商議後,李顯一方決定將女帝的死訊延遲半年或更長的時間才公布,期間以種種手段掩飾女帝過身的事實。此更為一石二鳥,可配合新朝從陪都洛陽遷返舊都長安的大規模行動,屆時李顯親自護送武則天的靈柩返長安,正式將之安葬幹陵,讓女帝長眠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