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部的爭鬥與外族的爭鬥之間,必定是先除外敵,再解決內部糾紛,但主權的以防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為了確保自己的權位,就會置外敵與不顧,而先來解決內患。
在赤霞道人跟他的同伴正在討論滄瀾大師那群亂黨的去向時,莫顯聲師兄弟二人已經騎著自己的坐騎往西南方繼續逃去了,為了甩掉身後的尾巴,他們決定將戰線再拉長一些,以騙過跟蹤他們的這些老狐狸。
到了正午十分,二人趕到了一座小鎮甸內,突厥國地廣人稀,而且以牧人居多,所以人口集中的鎮甸就不是太多,不過這裏地勢平坦,而且有一條寬闊的河緩緩的流過,所以就成了行台大人的駐地,這裏用石頭和木材建造了許多房子,也聚集了不少商人過客。
師兄弟二人進入了一家簡陋的小飯鋪裏,挑了一張簡單的桌子坐下,在初唐時,唐人的家具裏是沒有桌椅的,都是席地而坐,而桌子和床都是從胡人這裏傳到大唐的,而胡人就有一部分是突厥人,這些牧人本來習慣席地而坐,但在用飯時感覺不方便,就創造出了桌子,最早的桌子是矮腿,人們仍然是席地而坐,床也是鋪在地上的,可離地太近,身體容易被濕氣侵襲,所以胡人就造出了胡床,傳到大唐後,經過改進,就有了近似現代的床和桌子凳子。
這家飯鋪的掌櫃是一個五十多歲的漢字,頭上纏著氈布,留著大胡子,店裏煮著一大鍋羊肉湯,配了烤麵餅,兩人放開吃喝,又讓店家將酒肉打包,做路上用,正在結算飯錢時,隻聽從外麵走進了一群僧人,但這些僧人隻手手裏拿著念珠,背上背著鐵棒,跟他們見到的胡僧不一樣。
這些僧人並不說話,隻是用手勢比劃,向店家要飯菜食用。
師兄弟二人都見過吐蕃國的喇嘛,而鐵棒是這些喇嘛的標誌,兩人立刻明白了,忙將氈布蒙了麵,付了飯錢,拿了東西,就匆匆離開了飯鋪,翻身上馬,兩人大致數了一下,這些僧人,有十多人,而且年齡有老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