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離沒有騎過馬,但並非對禦馬之術一無所知。
上古時期,禦馬之術也是讀書人必須掌握的技藝之一,後來隻是因為科舉考試的興起,設文、武兩科,禦馬之術自然被歸入了武科,才逐漸為讀書人所忽略和遺忘,而成為武科的專屬技藝。
蕭離自幼攻習文科技藝,但從年代久遠的雜書中了解過禦馬之道,他對此也很有興趣,隻是沒有機會親身習練,但他記住了禦馬十六字要訣:足蹬至半,身姿前傾,似觸非觸,順勢而為。
蕭離一邊驅馬向前,一邊用心體會禦馬之術。他按照要訣的指引,隻將腳掌踩在馬鐙上,然後將原本被馬奔跑中帶得不停後仰的身體,竭力調整為前傾。
蕭離立時感覺輕鬆了不少。
但後麵兩句是什麽意思?要怎麽做?蕭離思索片刻,便有了想法——“似觸非觸”,身體和馬匹接觸最多的,就是正在被顛來顛去的臀部了,那應該就是指臀部,無疑了?
蕭離嚐試著將臀部略為抬起,果然,顛簸感減輕了不少,而且自己也完全沒有想當然地那種坐不穩的感覺。不禁大為感慨,前人總結的經驗,果然神奇!
隻差“順勢而為”了。
蕭離將臀部和馬背的距離調整到最佳位置,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力貫於腳,不自覺地運轉起了體內脈輪。
似觸非觸中,蕭離體內急速運轉的脈輪,似乎借著臀部和夾著馬腹的雙腿,也傳向了馬身。
就好像,在蕭離和馬之間,形成了一相互連通的脈輪。隻是,蕭離對此似乎毫無所察。
不知不覺中,借助了蕭離體內脈輪運轉之勢的馬,跑得越來越快,越來越輕鬆,幾乎如同風馳電掣,速度遠超之前。
或許,這就是“順勢而為”。
蕭離仰天連聲長吼,將飛過的一隻草原之鷹驚得攸忽遠離,遼闊的草原,馳騁的駿馬,狂放的烈風,帶給蕭離一種特別的感受,使得他將連日連月來壓抑的情感,盡情宣泄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