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過了朔日的第三天。那個家夥見到鷙,沒有伸出有三個草果的手,而是引著鷙飛躍過一片樹林,來到了半山一塊**的岩石上,低頭從山岩縫裏拿出一張琴遞給了鷙。
鷙接過琴,借著新月的光,翻過來倒過去地看著,看不出是個什麽東西。那是一塊有一肘半長,一拃多寬四指多厚的方木段。一麵挖了個洞,一麵緊崩著五根細繩。鷙沒看出這是個什麽東西,他的手指碰到了細繩,發出“咚”的一聲,把他嚇了一跳。
那個家夥從他手裏拿過琴,靜靜地坐了一會,就伸出手撥彈了起來。
叮叮咚咚的聲音,就從他的手下跳了出來——象山泉,象鳥鳴,象小娃娃的笑……
真好聽啊,那個家夥的手真是靈活啊,鷙聽得癡了。
一個晚上又一個晚上,那個家夥翻來覆去地彈的就是那個曲子,鷙就一遍遍地跟著學著那個曲子。
有一天,彈完琴,鷙把自己的手放在月光下,翻來覆去地看著,他都不敢相信那是自己的手。
一天下午,族裏的大孩子們,在西海邊的樹蔭下,排排坐著說笑。感覺無聊時,一個名叫鶯的女孩,從每個孩子的頭上薅下了一根頭發,用她靈巧的手不一會就編成了一個網子。找來根細藤,把前邊團成一個圓圈,然後把網子係在上麵,他們叫這是蝦端子。
看到鶯做蝦端子,便有兩個男孩子挖來蚯蚓拍扁了放在端子裏。
把蝦端子放在西海的水裏,不一會魚蝦就圍了過來。魚是不要的,拍拍手,魚就嚇跑了,蝦不跑,等蝦爬滿,輕輕一端就端了上來了。每次能有七八隻小手指大小的蝦,孩子們就分了剝著吃。
吃著笑著,說著鬧著。不想吃了,一個名叫鳶的男孩子,扯起了一片草葉子,吹起了口弦。鳶吹得悠悠揚揚非常好聽,大夥就比起吹口弦來。不管吹的好聽不好聽,大家都能吹得響。鷙又是那個最笨的孩子,他不光是吹得不好聽,在他吹不響的時候,還會發出很難聽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