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靈均老道的跟腳,在大家的眼中,都不是什麽秘密。始終大家都是有知識,有文化,有見識,有經驗的人物,這麽多年以來,靈均老道身上所表現出的一切種種,其實都在大家眼裏,無非是一個看破不說破的功德善念,並沒有什麽被蒙蔽的感覺。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一千五百年前流傳至今的詩句,正是靈均老道前世親筆寫下的書文;身投汨羅江之後的一靈不滅,輾轉多年,便是屈原屈正則,化作了今時今日的靈均老道。
事實上,望舒等人的道號名諱,也都是出自靈均老道的詩文親筆,卻是“望舒”二字,得自於“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一句;“嘉月”二字,得自於“陶嘉月兮總駕,搴玉英兮自修”。歸根到底,一切在最初的時候就有端倪;聰靈智慧的諸位,自然是一早就曉得的。
當日在拓東城外,靈均老道對陣外道祖師之時,已經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說明了自己的本身緣由,又是引動天象,人盡皆知,其實此事,在道門內部,也算不得什麽隱秘。正是因著靈均老道的跟腳本源如此,當年陳老道才會這般信任他,他在道門內部也才會有那麽多知心好友,卻是由他來肩負教養古神,開辟道場的重任,原是最合適不過的。
道門之中,知道靈均老道跟腳的高人很多,然而真正見過他前世麵貌,與他前世有緣的人物,倒是除了剛剛出現的這幾位古老祖師之外,再也沒有。原是因為屈原所生活的年代,距離此時已經有一千五百年,超過了尋常修士一千三百年的壽元極限,眾人自是無緣得見。然而他今時今日,能夠轉生為靈均老道,踏上追尋大道之途,倒也不得不說是天地運轉的機緣巧合,十分奇妙。
乾明老道士,在一千五百年前的時候,還是一名接受了煉氣士傳承的普通修行者,因著仰慕楚大夫的文采和氣節,曾經與前世的靈均老道有過一番往來,多少有些因果。隻不過是因為前世的靈均老道,隻不過是一介凡俗,雖有文采,空有抱負,卻是沒有強大的手段,也記不住自己曾經與這位古老祖師相會過,直到此事,因果重現,他才稍稍有些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