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弟以為,還是南境更合適些。”殷王聞言直接道。
即便是鮮州,也離著荼嵐太近。
而且鮮州並不平穩,緱山國的影響還在是其一,動**的韋吉諸部是其二。還有其三,那裏夏侯灼留下的影響,也極大。
而今夏侯明林,以及諸多跟隨夏侯灼多年的部將,包括跟夏侯灼關係不錯的成言意,也在鮮州,而且是主事之人。
雖然他和阡陌崖一脈關係也還可以,同樣有不少的牽扯,可他畢竟是皇室親王。
一人一家勢大於朝堂,對皇室不利,不是他樂於見得的事。
既然夏侯灼而今有意自退,再好不過。
“不若還是天門關如何。替梵山鼓噪,傳揚天下周知,尚有如此大敵在側,梵山一線本就孤駐在外,都利葉護也勉強可以算與我等有關,一同發配戍邊,說的過去。而且幾位皇子,也尚需曆練,而今朝中之事繁多無緒,不是協理政事之機,不如分置幾關,了解些軍伍事,取些戰功以壯聲勢。”夏侯灼卻如是道。
“你可曾想過他們會怎麽想。”隆彰帝語帶不滿看向夏侯灼。
他們,既是指阡陌崖一脈的人,以及一些隻是跟隨了夏侯灼多年的部將。
同時也是指他自己的幾位皇子。
前者,既是打壓,那就需得有對應的行動,將這個所謂發配的態度坐實。
怎麽打壓,有功不賞、輕賞,有過必罰、重罰,糧餉補給,能慢則慢能拖便拖……
這樣一來,夏侯灼等人即便心知肚明,不予在意,其他將士何想?要把這些精銳悍卒,逼成心懷怨懟的怨軍嗎?
至於後者,戰功怎麽取,自己從士卒做起,如他一樣隱姓埋名入軍,還是以真實身份前往軍中,那樣有幾個敢真的把他們當普通將士來用?苦活累活別人幹,撿功勞的事他們來?還是更幹脆一點,直接侵占冒領他人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