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風高,茫茫大海之上,幾艘高大龍船,簇擁著一艘更為壯闊的樓船,此時正在向著南海最深處前行。
船頭甲板之上,一名身披白色長褂的老儒生,迎著呼嘯的海風,望向前方。
這時候,從遠處的船艙之中,走出一位身形瘦小的老太監,卻見他手中拿著一份明黃色卷軸,向著儒生緩緩走來。
老太監對著儒生恭敬行禮道:“國師大人,陛下的詔書已經擬就,還請您過目。”
那儒生卻並未接過詔書,而是開口問道:“朱文宣,我們出海已經多長時間了?”
老太監朱文宣略一估算,回應道:“回國師,如今算來,應該已經三年四月又十八天了。”
儒生低歎一聲:“一晃已經三年多了,仙家島嶼又在何方?”
老太監不敢接話,生怕說錯半個字。
儒生卻苦笑一聲:“這三年多,想來聖京城中早已經亂做一團了。”
老太監卻微微躬身:“京城有兩位丞相盯著,又有文武百官出謀劃策,想來不會有何問題。”
“更何況,咱們大舜朝已經統領江山三千餘載,氣運穩固,國泰民安,區區三年不值一提。”
老儒生卻麵色凝重:“近些年逑州的旱災且不說,剛剛收到了京城送來的密信,說那葉孤城得知了陛下的意圖,已經向著此處趕來。”
老太監朱文宣卻麵色不改:“國師大人,您大可不必擔心,葉孤城很可能根本到不了此處。”
儒生冷笑一聲:“到不了此處?你以為一位活了三年多年的劍仙,會有怎樣的實力?”
太監朱文宣和顏悅色:“那葉孤城固然厲害,但我朝布置在瀛洲的兩萬精兵,也不是擺設。更何況,即便葉孤城到了此處,不還有國師大人在嗎?”
老儒生並沒有繼續說話,而是將目光看向了極遠處的海麵。
朱文宣將詔書遞給國師,隨後便轉身向著樓船的艙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