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紮著發髻,衣不蔽體卻很幹淨的孩子有著一個很大氣的名字,趙有竹。
據他自己所說,這個名字是鄧城裏一個很有名氣卻不恃才傲物的老學究給他取的,取自胸有成竹這個成語,他很喜歡。
這是一個很認同流民不如乞丐,隻信奉活著才是最重要的有趣孩子。
林恒是這樣認為的,瘸子老周深以為然。
至於丁牧童,他不知道什麽是乞丐,什麽是流民,但他同樣覺得自己眼前這個年長了自己兩歲的孩子真是挺有趣的。
他覺得這個世界有的時候確實挺美好的,隻不過有的時候卻又是那麽讓人絕望,他小小的心中裝下了太多,瘦削的身軀也經曆過生死,隻是眼前這個叫趙有竹的孩子他有些看不懂,很不理解的那種。
村子裏的人暫時在破廟裏住了下來,所以丁牧童成為了趙有竹的鄰居。
趙有竹,這個紮著發髻的孩子對和自己年齡差不多的丁牧童總是一副小大人的姿態,有的時候更是以哥哥自居。
也許是因為林恒的和善得到了趙有竹的認可,在趙有竹的帶領下,村子裏的人找到了一塊沒有主人的地瓜地,有了這些地瓜,幾天內,他們算的上是不用為吃的發愁了。
隻是,丁牧童覺得這個鄰居挺奇怪的,每天早出晚歸,除了帶他們找地瓜的那一陣子,其他時間裏很少能夠見到他的身影。
不過,讓丁牧童記憶深刻的是每次回來,趙有竹總是能夠帶回來一些吃的。有時候甚至會有大魚大肉,有的時候則是一些丁牧童沒有見過卻很好吃的東西,其中有一種叫做糖葫蘆的東西真是太美味了,那種感覺,甜到了丁牧童的心裏麵。
夜色幽深,村子裏的人橫七豎八的睡倒在破廟裏,呼嚕聲震天。
丁牧童卻始終沒有睡著,他躺在用茅草墊著的地麵上,雙眼一眨不眨的盯著自己的對麵,在那裏躺著一個讓他很不理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