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崔祠堂不遠處有一私塾,私塾存在的時間和祠堂相比應該晚不了幾年。村裏最年長的長老都記得自己小時候就在這裏麵讀過書。
所以,莊裏幾乎人人也都識得幾個字。
高、崔兩家祖訓其中都有一條,“生不入公門,死不入地獄。”後人的理解是後人不與官府人打交道,不可當官。自然也有民不與官鬥之意。
既是祖訓,那各家必定要遵從。子孫後輩可以不當官,家傳武功不可丟,這是亂世生存的本錢。當然人人讀書識字,後輩子孫耕讀傳家,要明白事理。
現在私塾裏教書的是老甄秀才。
老甄秀才是位老學究,十六歲那年就考中秀才,這神童的勵誌故事在臨淄廣為流傳。父母官本著提攜後輩,也曾親自教導提攜,並兩次資助他進京趕考。
老甄秀才遵從教誨,從弱冠開始連續多年考科舉,卻一直未能高中。人卻越挫越勇,並發誓不考取功名絕不娶妻。直到五十歲知天命那年才自歎江郎才盡,心灰意冷。那時他的父母已經亡故,自己又沒有打理家產之能,坐吃山空。直到把所有田產變賣,連房屋也抵押出去才扼腕歎息,百無一用是書生。
身無分文走投無路的落第秀才最終娶了崔秋芬為妻,在高閣莊落戶,做了上門女婿。可是後來他卻又厭倦了這樣的生活,重新振作起來,邊教書邊溫習準備再考。年輕的崔秋芬自從嫁給老甄秀才,耳濡目染也變的恪守婦道知書達禮。從此不再和莊裏男人有任何瓜葛,再沒傳出過緋聞。她深信老甄秀才是必能高中的。就十分擔心,秀才公高中狀元後,成為陳世美。於是想盡辦法阻撓老甄秀才再進京。一個沒看住,老秀才還是卷了她的嫁資偷偷跑了。崔秋芬在家尋死覓活,以為自己再也見不到這位才高八鬥的秀才公。
半年後老甄秀才灰頭土臉的回來了。有人問他考的如何,他搖頭曰:名盡處是孫山,學生更在孫山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