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十四年,八月十五。
蜀南苻嶺,汶陽。
“秋湖**舟客路長,對酒高歌漫穀香。”
作為汶陽村唯一的私塾先生,年邁的於濱早早的給學生們下了晚課。
但是有一個孩子例外。
那就是剛滿十歲的徐子墨。
徐子墨是於濱書院裏唯一一個寒門子弟,卻也是於濱最喜歡的學生。
沒有之一。
三個月前,於濱還在給那些忙著去府衙考秀才的青年講解“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惹得滿堂大笑,其樂融融。
於濱高而瘦,眼神淩厲,炯炯有神。頭上一根紫檀瑞雲簪,將花白的頭發整齊盤緊,頗有幾分道骨仙風。據說他是前朝的舉人,少年中舉,後為躲避戰亂而來到了汶陽。不過他當年究竟在何年何處中舉,在何年何處任職,誰也不知道。
於濱早年間淪落汶陽時,靠織席販屢的手藝勉強過活,不過人緣極好,後來村裏人得知他頗有學問,就集體給修了兩間書院,幫忙為村裏的書生教授學問。於濱學問極好,方圓百裏的縣衙都有他門下弟子,聽說南漢朝中也有他當年的學生。
那一日,於濱一隻手撚著山羊胡,另一隻手握著《論語》背於身後,暢談闊論間,引經據典,博聞強記。引得眾弟子紛紛癡醉,皆在內心讚歎不已。
“先生,我也想來這裏念書。”
一個天真稚嫩的聲音在書院的窗前響起。
眾人紛紛向窗邊望去,隻見一個小腦袋靜靜地趴在窗台上,烏黑澈亮的大眼睛撲閃撲閃,看樣子應該是踮起腳尖,努力地向書院裏望。
窗邊的幾個書生急忙逗起這個小家夥。
“小娃娃,讀書苦,你可受不了哇。”
一旁的書生也紛紛附和道:“是啊是啊,我考了七年秀才,知縣大人都拉著我的衣襟求我回家種田,說我不是這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