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州城內,宋軍打了大勝仗,將士們歡呼雀躍,隻盼早日班師回朝。遙遠的汴梁城,卻是另一番景象。皇城內一片素白,紅牆碧瓦裹著白綢,金頂玉砌繞著白幔。朝臣們身襲素縞,一日三臨。臨者,即為哭吊死者。
半月之前,宋神宗趙頊崩於後宮中。依宋朝皇帝喪葬禮儀,當由新君柩前繼位,主持喪禮。可趙頊龍禦歸天實在倉促,既無遺詔,身前也沒有立嗣。以至於皇帝死後,宮內亂做一團。最後隻好由太皇高太後出麵,率領群臣辦喪。
宋時服喪以日待月,因此皇帝死後的第十二日,便是小祥。其日儀鸞司設素帷於幾筵東側,所司已備祭饌。百官就位立班,人人淚眼惺忪,痛哭流涕。皇子們立在幾筵之前,哭哭啼啼。太常卿俛奏請皇子、諸臣行祭拜之禮。
禮儀畢,幾位大臣徑直入了慈明殿,麵見太皇太後,商議新君登基之事。這些時日,宮中大小事宜都由太皇太後高氏把持,高氏悲傷之餘,也忙的焦頭爛額。
曆史上,神宗趙頊病逝於元豐八年,元豐七年時已是臥病於榻。那時就有口諭立六子趙煦為儲。
可是這一時空中,因果大亂,趙頊不僅活過了元豐八年,駕崩前全無一點病兆,生前也無立儲之詔。他一生共育十四子,其中八個兒子早夭,現隻有六子趙煦、九子趙佖、十一子趙佶、十二子趙俁、十三子趙似、十四子趙偲。幾位大臣商議,皆以為應該立嫡立長,六個皇子都不是嫡出,其中趙煦年紀最長,當為新君人選。高氏也有此念。
慈明殿內,諸臣各抒己見,一會兒過了半個時辰。這些朝臣表麵悲傷,心中卻暗自歡喜,均想到幼帝登基,太皇太後又是女流,今後定會
這時,樞密院、三司群臣覲見,竟然上奏一道驚天的消息。河北路、河東路二十萬邊軍舉燕王旗號謀反南下,勢如破竹,十日間連破八城,行動之快隻比宋軍軍報慢上一日,現已攻破大名府,直逼汴梁。群臣大驚,又想這事蹊蹺,燕王身在京中,哪有造反的本事?高氏立時下令抓捕燕王,可當宿衛軍趕至,卻發覺燕王趙無憂早已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