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盡快擺脫這種低階學子的日子。
路小風開始按照課表的課程認真學習起來。
因為在徐家祖地得到的能力和文道之氣的幫助下,他很容易地學著各種科目。
儒家自不用說,原本天慧之道附帶的知識中就有大量的儒家知識,不過在學宮中的學習還是有進步的。
學宮的老師很不一般,在老師的講解下,他成功地將自己腦海中的知識串聯起來。
“原來這些知識的產生都是有當時的曆史背景的。”
他感歎道。
任何一種道義的產生,都是在現實情況下,經過人類不斷思考得出的,路小風也明白了自己的缺失的地方。
自己隻是知道了這些道理,但沒有了解當時的曆史背景和實際情況。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摘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節》)
“這句話是《孟子》中孟子回答梁惠王的一句話。”
“在當時戰亂的時代背景下,貧富差距極大,有些人廚房裏有肥嫩的肉,馬棚裏有壯實的馬,而野外的老百姓卻餓殍遍野。”
“當然,這是當時戰爭造成的,但是如果僅僅看到貧富階級的差距,就很片麵,當時的君主也在積極地做出改變。”
“這段話實際上就是,當時的君主向孟子請教,所產生的對話。”
路小風也在學宮中,第一次感覺到了上課的好處,書本中的知識太過單薄。
沒有豐富的經驗往往不能將其中的內容有效地聯係起來,從而形成一個知識體係,而老師的作用正是在這裏。
其他科目的課程和儒家不太一樣,分兩部分。
因為西延國已經經曆了數百年的穩定發展,儒家學說成為主流,其他的學說因為主要在戰時盛行。
所以一般分為古代和現代兩個部分。
古代的法家書籍,大都涉及軍事,通過重刑厚賞,以法治軍,而現代的法家學說,以治民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