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慧淨大師講出帝子所作謁語,女帝身後突然出現一尊佛陀寶相,身高數十丈,身下是蓮花寶座,身後佛光更盛,一時隻見太陽都不能與其爭輝。此佛光雖亮,卻是半點不刺眼。
“佛的足底平直柔軟,居然是引導利益的功德之相,足下平滿相。”有僧人認出所見寶相,道出聲來。
“佛足心的肉紋現一千輻輪寶之相,問路分明,輞、轂等悉皆圓滿,分明是千輻輪相。”他旁邊的僧人很是詫異。
“佛的兩手、兩足皆纖長端直,這是纖長指相。”
眾僧皆目光直直,盯著佛陀寶相,才知每人所見寶相皆不同。
“佛本無相,以眾生相為其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慧淨大師見其相,似有所悟。
兩首謁語皆出現天地異象,可孰強孰弱,一看便知。
就在這時,女帝身後佛陀寶相輕輕張口,卻宛如一聲大道綸音,深深地印在眾人心中。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下方的僧人一時雅雀無聲,才靜下心來慢慢領悟聖佛所作謁語。
菩提樹不是菩提樹,而是原本比喻智慧的,明亮的鏡子本來就不是鏡子,而是比喻清靜的心的。我們的心本來就是清靜的,那裏會染上什麽塵埃呢?
慧淨大師強調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看似是一種勤勞的狀態,但卻容易讓內心充滿煩惱,因為需要時時刻刻保持和塵埃的敵對狀態,是一種對抗,是能量的消耗。
聖佛的偈語強調的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它強調的是內心的清淨、無為而治。菩提樹、明鏡台和塵埃本就是一體的,它是一種內在的淨化。當一個人可以修習到隻關注自己內心的清淨,不去對外在環境諸多要求,他就會從自身開始做起,為自己營造一個清淨的環境,這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