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裏果然隻有八人,按照排好的座位落座後,卓思衡略看一眼,周家公子也在,其餘孩子似乎都是差不多年歲,自己倒是歲數最長個子最高的那個。
按照規矩,本州的提舉學事司大人隻管州解試與科試出題,其餘皆由學錄一級官員監堂分卷,卓思衡拿到後略一看,便當即胸有成竹提筆書寫作答。
期間學錄和學監象征性在幾個孩子周圍轉轉,他們並不太在意,這種秋闈前的小考在朔州有的年份根本沒一人報考,偶爾有,也基本都是此地外放任職的官員子弟為做考練參加。太宗朝曾體恤外放官員子弟各處應考奔波辛苦,又因科試尤以稚齡居多,便準許在任職之地參加科試,而他們將來的解試卻都是要回原籍考的,自然過與不過都與本地學官幹係不大,四處走轉便已是職責所到了。
更何況這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小考試,一個時辰後,便開始陸續有人交卷。周家公子交卷最早,老學錄心想果然是詩書之家出來的孩子,他看著周通判大人的小兒子將卷紙雙手送入交卷處,朝諸位官吏一一行禮後才退出去,更是心道大家大戶出身,果然禮儀周全。
大多能在如此偏僻州郡考科試的都是官吏與鄉宦人家,開蒙早又有專門先生教,這樣的題目實在不夠看,或許隻是為了提前感受一下考場氛圍。
但即便是小考試也有規矩,科試雖然不用移紙謄錄那麽嚴格,可也是要糊上名字的,在此之前監堂官不許碰卷,他閑來無事便四處打量,卻看見了卓思衡。
這孩子的年級考科試是大了不少,看衣著也出身窮苦,那日來遞家狀和保單時他正犯困,隻看了保單是寧朔郡杏山鄉的,便知他是從軍屯小村出身,雖說長相的確不凡,看起來也像個讀書知禮的,但出身在這裏,想來也無甚可表,隻是習得幾個字讀過兩行四五,上不得台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