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戶籍中添加畫像算是雲南戶籍登記的首創。
此前大明的戶籍登記中其實也有長相描寫,主要登記的內容是身高、臉型、有無胡子,當然,有無痣、瘡、斑,五官是否端正也是記錄點。
當然,對於尋常平民來說並不需要登記的那麽仔細,真正需要重點登記的是流放的罪犯和參考的考生。在最嚴格的時候,他們甚至要被扒光記錄身體的特點,那就連是否駝背,肩頸有沒有問題都得寫上,胎記更是重中之重,有些嚴格的地方連胎記是什麽樣的都得畫下來。
前者很好理解,大明的流放製度是將罪犯通過各地官府層層傳遞,在這個過程中極有可能被鑽了空子,所以每到一處都必須嚴格審核文書信息。
至於考生……主要是怕有人冒名頂替。就像現代高考一度也有代考風波一樣,在曆朝曆代幾乎都發生過頂替事件,所以考前審核也一代比一代嚴。
嚴到了什麽程度呢?在科舉考試基本成為定例的清朝,就曾經發生過地方官員描述考生身上的胎記是魚形,但上一級官員堅持認為這胎記是葫蘆形,差點把考生PASS掉的事。
咳咳,扯遠了。
做出在戶籍登錄上增加臉孔信息這個決定,傅友德當真沒想那麽多。他其實也是做個試驗,想要知道這樣做是否可行而已。
大明其餘各州縣基本都已經完成了戶籍登記,要推翻重來耗時耗力,反倒是不如在雲南方便。
而且前些日子烏撒、東川、芒部三路的反叛也給他敲響了警鍾,這其中固然有賊人惡意挑唆的緣故,但也正是因為雲南的行政工作尚未開展,對人民的安置尚且不到位,才給了對方可乘之機。
其實在二月的時候,洪武帝就已經成立了雲南布政司負責雲南當地的行政工作,但由於此地事多繁雜,前置的整理工作過於複雜,布政司建立快兩個月了卻幾乎沒有開展什麽實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