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明朝的開國皇帝在先後與前元軍隊以及和各地豪強戰鬥的過程中,陸續接觸了一觸即散、甚至還沒有接觸就潰散乃至於轉頭來投的朝臣勢力,以及非常難啃的重臣、親緣硬骨頭之後,難免心生感慨。
在奪天下的時候,他自然是十分感謝這些轉投他的支持者,但在做了皇帝之後,他又不可避免地想會不會自己的臣子也會像當初投向他一樣的投向大明的敵人呢?
幾番比對、科學研究之後,洪武帝得出了結論——這天底下的重關、要害,非骨肉重臣莫能守,交給拿工資幹活的普通臣子,對方未必會死心塌地地血戰到最後一瞬。
這其實也是人之常情。重臣、骨肉和這個天下有牢牢捆綁的利害關係,而拿工資幹活的尋常臣子不過是打工人。
前者就像紮根於這片土地的大樹一樣,這片土地一旦被人掀了,他們也活不好,後者則是像草坪,鏟起來放到旁的邊上,澆點水撒點肥也能生長,給誰打工都沒差,能做到盡職盡責就不錯了,而真的到了那一天,他們必然也會在心中衡量利弊。
但守邊關這個事,就不是盡職盡責那麽簡單,如果沒有這種戰到最後一刻也不放棄的決心,沒有死守不放的意誌力,就算是有天塹,就算有再充足的物資都守不住。
決定戰場勝局的從來不是物資,而是人心。
所以在登上皇位之後,哪怕朝臣瘋狂抗議,洪武帝還是定下了藩王鎮守四方作為屏障的政策。
這不是先秦時的諸侯製度,藩王在就藩地並沒有行政管理權,地方的管轄權還是握在中央的手中,但每個藩王都掌握一定的軍事力量,並且在關鍵時候有就藩地的領兵權,戰時他們的兵權甚至高於地方官員,可以直接指揮當地軍隊。
↑當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其中還有不少細則,藩王領兵也不是那麽簡單的事,否則萬一他拿了軍權反叛就麻煩了。